企业现金减少原因?
从题主的描述来判断,应该是刚入职或正在准备做财务工作的萌新一只吧~~ 作为在四大做过审计又在国企做过内审的员工,虽不能说对各个行业的业务都熟悉(毕竟不是金融财务出身),但就一般情况来谈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先给出答案:企业出现这种报表的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存在“资金占用”或者“资金缺口”的情形(注意这里说的可能是“情况”而不是“问题”哦!!因为很多时候企业并没法同时满足“资金占用”与“资金缺口”两项情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资金占用的情形。所谓资金占用是指由于企业经营需要,使用了不属于企业的资金,但是最终这些资金并不会流向股东们(通过利润分配的方式)。比如企业购买原材料,支付货款然而供应商并没有及时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过来因此暂无可计成本,于是银行存款/现金实际支出但是会计核算时不能记入当期费用而需预留待专用发票到后再行计入。也就是说此时虽然企业的资金流向了供应商,但由于供应商没有真实开票导致这笔款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流入市场。换言之,虽然这笔资金没有流回企业,但是却存在企业(被)占用的情况。
其次我们来说说资金的缺口。这个很好理解,资金缺口就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需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金额。举个例子:假设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下货币资金的实际金额为20万元,而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并且对资金的需求量与以前期间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即资金需求量较小),那么企业资金的缺口(也就是期末需要从外部获取的资金金额)就等于期初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减去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后的余额30万。当然,上述分析中所谓的“资金需求”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倒算过来的,并不是说企业真的需要这么多现钱。
以上海某集团为例(其实就是因为这家集团的各种报告和合同文件比较齐全便于查找哈哈哈~),该公司201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金额确实只有20万元,而同期经该公司财务人员手付出去的资金(除了支付给投资者的分红外)却有58万多(此处仅列举了较有代表性的借款协议,其实还有更多的合同文件……),也就是说该集团在负债表日实际上对外融资98万余元。
说了这么多似乎离题万里,但事实上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包括合理合法的资金占用和适当的资金缺口)都是必要的,也是应该受到保护的。否则企业就会像答主之前实习时的老板(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说的那样:会计真是穷死!!谁让你账面上有钱呢!!借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