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6000多家企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一种进步。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小微企业都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就在于金融机构无法对这些企业实行有效的风险管控——中小微企业往往规模小、财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难以用现有的金融体制进行有效约束;同时,这些企业又有着强烈的融资需求,因为其发展普遍对资金较为依赖。
过去,很多中小微企业都是从传统的银行贷款,然而银行放贷通常都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不是最灵活的方式。于是,一些中小企业就会寻求短贷快款的融资模式,但这类借贷通常利率较高、审核要求严格、放款速度慢。 2015年3月,阿里与银泰联手推出“蚂蚁小贷”,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2017年底,京东与民生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向中小微商户和企业主提供线上下全渠道的融资服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军贷款业务,使得贷款不再拘泥于线下或者银行一条渠道,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同时也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互联网贷款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目前各大平台的贷款产品种类和收费标准都存在着一定差异;部分平台在风控管理上也存在欠缺,一旦用户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就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效应,从而对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国家相关部门对此进行整顿,或许是基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