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企业成本?
所谓企业成本,就是指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这些费用根据其性质不同分别计入相应科目,经过核算后汇总计算而得。 会计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 成本计算方法有很多,而且每种方法都有各自适用范围。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并加以运用。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最终计算出来的数值都是正确的,只是计算的过程不尽相同而已。
在这里需要补充一个知识点: 在上述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按品种法”和“按业务量法”都属于传统的方法,而“分步法”和“分类法”则属于现代的会计方法。 目前我国企业对成本的计算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计算方法,部分先进的企业开始采用计算机来进行成本的计算与分析。
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计算还是现在的计算机辅助计算,最终计算出来的数值是正确的。只不过在计算的过程中,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罢了。
企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所耗费的费用。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企业商品经济中,一方面成本是补偿劳动耗费的尺度和产品出厂价的最低经济界限;另一方面成本又是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生产状况、技术素质等水平高低的一项综合性的质量指标,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盈利水平的大小。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取得收入,必须进行生产经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各种耗费。例如,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支出,固定资产的磨损,支付职工的工资、奖金、其他费用以及为管理企业而支出的管理费用等等。企业的收入只有弥补了这些支出,才形成利润。企业成本属于生产经营中的耗费,是生产经营支出。它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一样都属于经营管理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属于费用的范畴。它们的区别在于,费用是在一定时期发生的,成本是成本计算对象(如某种产品)所应负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