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钱多的企业?

张金锁张金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0年,百度起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中,法院认定百度遭遇的反竞争行为包括: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百度商业机密、捆绑安装恶意插件、搜索引擎流量劫持等,共造成百度经济损失50739860元。 当时百度的市值为163亿美元,这个损失相当于损失的3%多一点。

后来双方都承认有部分合作,但也有分歧,因此没有和解,继续打下去。 到了2014年,此案二审判决,腾讯赔偿百度4818万元。 注意,不是4.8亿也不是480万,而是4818万! 当时百度市值是285亿美元。这笔赔偿相当于当时百度市值的1.7%。

当然,4.8亿元看起来不多,考虑到互联网公司的收入模式,可能花不出去多少钱。但如果考虑这些利润本来应该属于百度的话,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如果腾讯不实施这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那么这些本该属于百度的利润就是腾讯的亏损。从整个公司层面来看,就不是小数目了。

孔大龙孔大龙优质答主

企业经营的好坏,不仅仅是通过财务报表来度量。通过利润表分析企业经营业绩虽然比较常见,但也有短处。因为利润表中的某些项目,是会计估计的结果,或者存在人为控制的嫌疑,可操纵性比较强。如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减值准备的计提,就有一定的伸缩性。如果某一个年度要冲减减值准备,很可能直接冲高当年的收益。而且利润表反映的是一个阶段的业绩情况,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因此,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其中的现金流量数据比利润表数据要客观、可信。此外,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现金流动的全貌,比较全面。如果一个企业持续大额亏损,或者利润虽然稳定增长,但现金却在不断流出,那么我们就应当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在上表中,我们列示了2009年净利润低于1000万元,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却为负数的上市公司。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净利润也不够丰厚,但经营现金却在不断外流。

净利润不到1000万元,经营现金却为负数,这些企业存在哪些潜在风险呢?

第一,可能是企业过度扩张,需要不断垫付资金支持业务发展,但新增业务利润较低。这主要是一些中小房地产商的情况。在2009年的房地产景气行情中,大部分企业业绩增长非常迅猛。但一些规模偏小的房地产商实力不够雄厚,虽然在2009年也进行了一些项目储备和开发,但过度扩张压缩了公司利润,导致新增项目的利润不足,需要持续投入现金支持。

以广宇集团为例。公司从事房地产业务,2009年实现房地产业务收入67250.54万元,成本46329.14万元,房地产业务毛利率达31.11%,低于公司所在地区的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37.19%的水平。可见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偏弱。但2009年,广宇集团开发的在建项目达18个,建筑面积为148.27万平方米,其中新增项目6个,建筑面积为42.20万平方米。此外,2009年公司新增预收款项21335万元。在收入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预收款项大幅增长,说明公司在项目结算之前需要不断地垫付经营资金,因此造成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大量流出。

第二,可能是公司的利润不够“真实”,存在虚增利润情况。很多房地产商2009年的销售形势很好,但为了保证2010年公司开发的项目能够顺利销售,公司可能压低当年末结算的项目价格,而将高价位的在售项目放到2010年结算。这样虚增了2009年的利润,经营现金流就会大幅净流出。从上表可以看出,很多房地产商存在这样的潜在风险。

第三,持续的经营现金净流出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么将使企业陷入困境,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甚至退市。我们以ST银广厦为例。公司2000―2001年的利润达到数千万元,但同期经营现金却分别为-8727万元、-8723万元。2002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至亏损3073万元。这是因为,在2000―2001年连续两年经营现金净流出情况下,公司已经“油尽灯枯”,缺乏后续发展动力。从2002年起公司业绩迅速恶化,2003年公司净利润亏损达25540万元,导致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2005年,公司陷入退市危机。可见,持续的经营现金净流出将导致公司在经营和财务上“双败”。

在牛市中赚钱很容易,但在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就要规避“陷阱股”,以免坐穿“黄金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