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企业杠杆率?
降负债,首先要减少有息负债; 其次要增加现金流和收益,否则利润再高,也不够还利息的。
对于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狭窄,一般只有银行借贷、股东借款和个人贷款等几种方式,如果通过个人贷款的方式,那利率就更高了;而且小企业的抵押物价值普遍较低,很难从金融机构拿到低利率贷款。
但对于大企业来说,情况就不同了。首先它们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来降低有息负债率(注:这里的债券是融资性质,而不是指企业发行的债务融资);其次,大型企业的业务规模大,可支配的资金量也多,如果经营效益好,利润空间也更大。这些都有助于企业降低杠杆率。 从题主的字里行间,我大概了解到你们目前的困境。一方面市场不好做,销量上不去,收入少,还要偿还银行的到期贷款;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生产,只能不断加单采购材料,进而导致资金流紧张。 除了降低有息负债这一方面外,还需要做好支出管控,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以增加现金流。例如,有些企业存在大量闲置的产能,这种产能虽然未形成损失,但占用了很多的流动资金,因此也可以考虑通过处置部分资产的方式来回笼一部分资金。
如果企业通过上述措施后仍然无法解决资金流紧张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那就需要寻求外部帮助了。比如,通过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从民间融资,或寻找风险投资等等。 总之,开源节流才是王道!
企业杠杆率高企,容易助长脱实向虚,加之风险高度关联,很容易形成风险传染,将威胁经济和金融稳定。因此,要在宏观上管好总量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改革,在微观上激励企业“自我革命”,实现标本兼治、精准发力。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对“僵尸企业”严格执行破产清算。对此类企业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处置,可有效避免企业过度借贷扩张,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同时,推动了企业优胜劣汰,有利于行业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好转,推动市场出清和经济转型升级。此外,处置“僵尸企业”可有效打击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机构的信贷权利。
二是支持优质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本轮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不同于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转股对象企业、转股债权、转股价格和条件、资金筹集、股权持有、转股后公司治理和机构调整、转股后债务和权益处置均由市场主体自主协商确定,政府不“拉郎配”。因此,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在降杠杆、减少利息支出的同时,能增加企业留存收益,促进企业增强再融资和自我发展能力。此外,还有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增强竞争力,实现优胜劣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清算。对于达到强制破产条件的企业或长期陷入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支持债权人及时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尽快实现“市场出清”。
四是加强企业自身约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外部约束强化后,提高内部约束能力,使企业财务杠杆率与财务目标、发展战略及风险管控能力相吻合,形成降杠杆长效机制。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加强对主要财务指标和偿债能力的考核力度,落实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