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立银行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我国的商业银行分为三类: (一)中央银行又称“发行的银行”,只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一家; (二)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商业性银行包括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目前,我国共有400多家银行机构,其中395余家为金融机构企业法人,5家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截至2027年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达86.6万亿人民币,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70%。
从盈利来看,2021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3318亿元、3025亿元、2901亿元、2157亿元和1926亿元,五家合计实现利润总额14437亿元,约占全部上市银行利润总额的55%。 从资产规模来看,国有大行占全部存款机构的比重高达70%左右。
例如,2021年底,工、建、农、中四大行的总资产分别达到了约 7.85 万亿元、7.72 万亿元、6.95 万亿元和6.17 万亿元,这四家银行的总资产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就超过了 50%。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这五大行是中国目前公认的国有银行,也称金边银行。
2004年,汇金公司收购光大集团89.06%股权,完成中国光大集团国有化改造。2016年11月21日午间,中国光大集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光大集团深化改革方案正式获批,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将转型为国务院国资委的直属中央企业。
交通银行的国资成分比较特别,只有50%左右,其余资本来源主要有香港政府机构、国际投资者以及部分国内个人投资者。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都是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专业银行演变而成,其中建设银行前身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家后留下的机构,加上原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金属建设、能源建设司,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机构分家后留下的在城市中的机构演变而成;农业银行是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后逐步演变而成的;中国银行本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香港的金融代表机构,1955年回北京总行后专门经营外汇业务,1979年下放国内业务,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光大银行是由成立于1983年的中国光大实业总公司重组而来而成的,其中光大实业总公司是在香港成立的,因此光大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在香港的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的历史最长,他的前身是在清朝末年由盛宣怀经办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该行从成立到新中国建初期已经历了几次合并和拆分,1958年该行被国家合并到中国工商银行;1986年国务院决定恢复交通银行,保留了该行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同时在大陆新设立了24家分支机构,之后交通银行逐步扩大规模至现在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