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基地在哪里?
中国主要有4大铝工业聚集地区,分别是山西、贵州、云南和广东。 1.贵州遵义地区 主要企业有:重庆啤酒集团(遵义)啤酒原料厂、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铝厂有限责任公司等。 依托赤水河流域丰富的煤炭资源,以贵阳为基地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同时依托安顺水电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铝工业,如今已成为贵州省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目前,贵州已有大型煤矿60余个,建成千万吨级矿井3个;省内在建及拟建电厂52座,建成发电总装机容量768万千瓦,是全省能源战略的重要基地。以黔锡锌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为主体,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形成从矿石开采到金属冶炼,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2.云南文山地区 文山州是全国最大的铝土矿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高品位铝土矿,目前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依托文山州的铝土矿,云南形成了从采矿、氧化铝生产到电解铝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主要企业在文山的包括: 中国铝业云南分公司及其所属氧化铝厂、电解铝厂,云铝股份(原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属氧化铝厂、铝箔厂,文山铝业有限公司、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永鑫实业有限公司等。
此外还有两家企业在建设中或前期工作准备中。 其中: 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年产9万套汽车用铝合金板生产线;二期将建设年产15至20万吨的薄板连续退火、精整生产线各一条以及相应的公辅设施。项目总投资107亿元。 云南永鑫实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项目主要为年产50万吨高纯氧化铝项目,项目投资31亿元。
3.山西南部地区 主要包括运城和临汾两地,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著名的“煤铁铜”三大矿产基地之一。 主要企业有: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闻喜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等。 这里矿产资源富集,原材料成本低,有利于下游产业发展。以太原为支撑发展装备制造,以大同为依托发展重化工产业基地,以朔州、平朔为中心发展煤电基地,以运城、临汾等地发展冶金及钢铁基地。
4.广东湛江地区 主要是南方铝厂、广东南海石油铝业公司、湛江新金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家骨干企业。 主要分布在湛江市的遂溪县、廉江市和雷州市。
洛阳作为“中国铝工业的摇篮”、“中国铜加工的发祥地”,经过60多年发展,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最大的铜铝加工基地和铝工业研发基地,形成了以15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骨干,500多家中小型企业及科研机构相配套,集铝铜开采、冶炼、加工、科研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洛阳铝工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河南省第一,“东方红”、“中铝”、“栾川”等均为国家免检产品。
洛阳铝工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铝加工企业15家,其中,铝行业排名全国前三的“中铝河南分公司”、“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洛阳铜加工厂”等“中字头”、“洛字头”企业3家。2009年,全市铜铝加工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3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的88.3%、88.4%。
二是综合实力较强。中铝河南氧化铝分公司年产氧化铝4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亚洲前五;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铝板带箔产量突破10万吨,位居全国前五;洛阳铜加工厂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综合性铜加工企业和全国三大铜板带箔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唯一能生产特大型、高性能铜板带箔的企业。
三是科技优势突出。全国15家有色金属行业甲级资质设计院中有4家在洛阳,全市拥有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和有色行业铝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0余家,洛阳铜加工厂、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分别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中铝河南分公司等5家企业承担了5个国家863计划研究课题。全市在新型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的100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金奖8项,承担了“十五”和“十一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装备自主化研制项目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攻关和工程化研究。
四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家支持鼓励开发生产精铝深加工和稀有铝深加工特种产品相关政策的实施,铝工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全市铝加工业以15家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500多家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相配套,以“铝”、“铜”加工为主导的有色金属加工体系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