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地点有哪些?
2010年之前,中国企业主要在国内进行IPO,当时除了创业板之外,上交所和深交所都还有主板市场。因此很多企业选择了在当地进行上市融资,例如在上海上市的就称为上海主板股票(目前更名为沪市主板);在深交所上市的称为深圳中小板股票(目前更名为深市中小板),而在创业板上市的则简称为创业板。后来为了扶持“新三板”企业的发展,又建立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
但不论如何在A股市场中,根据上市公司融资需求的不同,将公司划分为不同的板块,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划分呢?这还要从公司的上市流程说起。 无论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企业想要上市都必须先完成在新三板的挂牌任务。而新三板作为一个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投资的市场,定位为证券法规定的“非公开发行证券”以及“交易场所”。
要上市就必须得到“交易资格”从而实现股份的“可流通性”,这是新三板获得资本市场的最重要标志。所以可以理解为是它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 而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主板市场则主要服务于规模较大企业经营的需要。与 新三板定位的差异主要是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诉求。
随着注册制的逐步实施,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像新三板这样的创新板块,或许能给到更多的成长型企业帮助。 另外,虽然都是在中国境内进行IPO,但由于目前对于拟上市公司审核机制的不同,导致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之间,以及交易所与地方发改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各有侧重。
但是无论怎样,上市毕竟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