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度依赖什么?
“中国经济”这个名词实际上是个模糊概念。它既包括中国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和特点,也包括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而这个问题又涉及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方面的情况。
国内情况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在持续,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在过去的30年间(1980—2010)中国年均GDP增长高达9.7%。这是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美国同期平均增长率仅为2.8%,日本为0.6%。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通货膨胀等因素对名义GDP的影响。若以实际GDP来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年均增长率为7.4%左右,低于5%~6%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 在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期,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见图1)。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尤为显著,从1980年的10亿上升到2010年的90(接近9个亿);资本形成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7%。
虽然近年来要素投人量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但这种低水平的要素投人带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无法持续的。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要素驱动向效率和技术进步驱动进行转变。但这个过程是渐进式的,依靠要素投入量增加的速度在逐步放缓。有人根据索罗模型预测了不同技术进步情形下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发现大致可能在7%~8%之间[王博(2013)]。这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结构优化和生产力提高的因素,中国经济潜在的增速就在这个数字上下。
如果考虑结构调整和能力提升的因素,经济的增速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是存在的,但下行的速度和幅度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目前来看,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前面提到,改革开放后相当大一部分投资和消费是由政府来承担或支配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张五康等,2008)。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如税收和信贷)直接或者间接干预市场运作,其结果必然是扭曲市场价格信号、抑制市场主体积极性、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世界经济衰退。然而,这些刺激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宏观调控的边际效应在不断递减。现在,我们在面对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下降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时,继续大规模政府投入或是货币刺激的余地已经不大,扭转效果可能微乎其微。通过改革激活民间部门,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国际情况 中国作为全球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国家之一,对外贸依存度一直很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58.5%,比2005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一数值高于日本的53%、韩国的42%以及越南的10%。即使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深重、国际贸易萎靡的时期,中国仍然保持出口稳中有增、进口大幅攀升的态势。
那么,中国外贸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呢? 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例。按照世贸组织的统计,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指数(出口价格除以出口汇率)上始终处于劣势。这意味着尽管我们的纺织品、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一部分,但我们是在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差的效益换取这些订单。 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却在全世界市场上具有相对较大的竞争优势。这说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底端的位置,所获得的收益也主要源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较低的环节。要想走出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窘境,我们必须设法升级现有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从贸易依存度的角度来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出口增幅趋缓,进口大幅攀升,顺差规模收窄(见图2)。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格局很可能会延续下去并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内需的乏力使出口难以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海外经济复苏给进口带来了强劲动力。如何调整进出口结构、改变依赖现状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