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诚哪一年上市?
2010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启动重组,将旗下资产通过注入、合资新建、收购等方式成立中国海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14年4月17日,中国海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国海诚成为首个走向海外市场的央企“独角兽”。
据招股书显示,中国海诚计划募集金额5.68亿美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其发行价格区间为18-20美元/股。公司此次IPO的承销商包括高盛、中金公司和中银国际。 如果此次IPO顺利成行,中国海诚将成为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之后第三家成功在香港及美国两地上市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
按照此前规划,中国海诚将通过本次融资用于扩大国际贸易业务规模、投资下游产业以及偿还银行贷款和债券等。
作为第一家实现U、C、D三种模式海外上市的国企,同时也是首家同时登陆纽交所以及港交所的中央企业,中国海诚的IPO对于推进“走出去”战略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资料显示,中国海诚目前的主营业务包含三大板块,分别是贸易业务、工程承包和投资开发。其中,国际贸易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占整体营收比例达到六成以上。
近年来,在原油和成品油出口方面,中国海诚的业务量一直稳居行业首位;在铁矿石进口方面,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服务商之一。 在境外,中国海诚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布局,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与生产、冶炼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发电和能源运输等领域。 目前,中国海诚在全球拥有约40个处机构,员工总数近3000人,2013年进出口总额达1058亿元。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技术服务和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业务等的开发与应用。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业务覆盖轻纺、石化、建筑、市政、环境保护等领域,具体包括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设备成套及技术服务等。
中国海诚前身为“苏州化工机械厂”,是新中国第一座化工机械厂和第一个以研究和发展化工设备为目标的科研生产基地。1993年5月25日,经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粮总公司)和轻工业部批准,苏州化工机械厂改制为苏州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政企分开的要求,中粮总公司决定向中国轻工总会无偿划转所持有的苏州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81%的股份。200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中央管理的工业企业和集团公司设置的意见,作为轻工系统中央直属企业的“苏州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随原轻工部直属企业进入新组建的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现更名为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2001年起,按国务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国有企业脱钩改制的精神和当时国资委的要求,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对所属的苏州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分两批实施了改制工作。第一批改制工作为将公司所属原苏州化工机械厂的非经营性资产剥离、部分职工“推上”再就业中心以及原苏州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对原苏州化工机械厂的分立式改制等,该项工作在2003年7月完成;第二批改制工作为实施“国有中小企业法人股向社会公众转让”的股份制改革试点,通过该种形式退出剩余的国有股6593.4 万股,同时,在苏州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设立苏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2003年12 月19 日,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3名自然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苏州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6,593.4 万元国有法人股作价6,659.34 万元出让。2004年4月,上述3名自然人受让的股份在苏州产权交易所挂牌,经过征集受让人、协议转让等程序,最终被86名自然人以6659.34万元受让。2005 年1 月,“苏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更名为“苏州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变更为民营股份制公司。
2007年4月3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交易,成为全国勘察设计咨询行业第二家、江苏省第一家在该板块挂牌交易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