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口在哪里?

尚晰铜尚晰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我看了《风投女王》,这是一部记录女股神巴菲特的纪录片。 于是我想到了中国版的巴菲特——张磊。

张磊1973年生于河南南阳。20世纪80年代,他随家人搬到东北,读了大学后到美国深造。2005年,张磊回到中国,创办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投资高科技产业。 张磊在早期采访中说,“在中国,未来最可能的创业机会就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后来,他又说,“我最大的感悟是,只要你足够强大,你的想法就能实现”——这就像《风投女王》中的巴菲特一样。

20多年来,张磊的投资重点一直在科技领域。目前,他有近6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AUM)。 近年来,他的投资案例包括小米、京东、美团、滴滴出行、阿里巴巴等,这些公司已经在美国上市并且都非常成功。

那么,张磊到底是怎么看待中国这个市场的呢? 他先是否定了房地产,他说,“在我看来,中国未来的经济不会依赖于地产和宏观政策。 ”接着,他提到消费和服务业,“我非常看好中国消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因为它能提高生产率。” 但是,张磊最看好的还是在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进程。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个目标是,通过智能制造,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张磊非常赞同这一规划,他说,“我相信,中国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决心和投入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因为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机遇,很多行业的生产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发现它确实是一个靠投资和重化工业驱动的高增长引擎。在这个引擎的传动下,许多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比如钢铁、建筑、汽车等。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是有其隐忧的。 现在,这个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似乎要换挡了,消费升级和互联网+将担负起新的历史任务。同时,我们还得承担环保的压力,以及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磊看得很清楚,下一个阶段的机会在于先进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

仰云远仰云远优质答主

最近,腾讯研究院发布了“全球数字科技发展洞察”,该报告综合了海内外145份智库报告和第三方数据来源,对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欧盟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科技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数字医疗、生物农业、金融科技等18个细分领域,全面分析和比较了全球数字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和重点区域政策布局。

全球数字科技产业风起云涌

从全球视角来看,一方面,以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机器人、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产业加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成为驱动GDP增长的新增量;另一方面,数字科技产业作为技术创新高度密集并快速转化的领域,已成为科技创新最活跃和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的领域。

具体而言,从科技驱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数字科技产业对于各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攀升,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根据谷歌发布的全球数字科技发展指数(GDoDI),2014年全球数字科技总值(GDA)为1.5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贡献了全球GDP年增长率的近7%。2015年至2017年的两年间,GDA的规模增长45%,GDA增长对GDP的年贡献率提升了50%。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研究机构等不断加大数字科技领域的研发投资,提升本国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以自动驾驶领域为例,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2016年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总投资额为800亿美元,同比增长40%。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13年至2017年全球AI领域的投资增长了243%,达到215亿美元。

从创新竞争的角度来看,数字科技领域技术创新高度密集,成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根据IP Right中的专利申请数据,2011年至2015年全球近50%的专利集中在ICT、电信、数据传输、半导体、无线技术和电信标准等领域。根据IBM的研究,2017年全球10大专利申请企业覆盖了ICT、电信、汽车、医疗健康和工程等5大领域,这与数字科技产业技术高度密集的特征是吻合的。

除此之外,在科技创新高度密集并快速转化的数字科技领域,知识产权也成为全球各国企业之间竞争的利器。自动驾驶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焦点,汽车厂商与科技企业正围绕自动驾驶展开激烈的专利争夺。在智能汽车专利排行榜前20名企业中,专利诉讼共计达到17起。其中特斯拉成为全球自动驾驶诉讼的中心,谷歌、苹果和宝马均围绕高级别自动驾驶向其发起诉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