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进口戒烟药物?

苗人苏苗人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家之所以不放开戒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因为国家烟草税收入过高导致的。 中国是一个烟草大国,也是烟草受害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2015年数据,中国吸烟率(含二手烟)在当年已经高达68%,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到2030年中国因为烟草导致的相关疾病死亡人数预计将达到200万。

在中国吸烟者中74%的人是吸食卷烟的,只有不到9%的人选择电子烟。虽然吸食卷烟有害健康,但是由于尼古丁是大脑的麻醉药,吸入肺部通过血液传递进入大脑会产生愉悦感,所以很多人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还是难以戒掉。 为了鼓励烟民戒烟,很多国家都推出了戒烟药物,比如美国上市的两种戒烟药,一种是氯胺酮,这种药是通过抑制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5-羟色氨来达到阻止香烟刺激产生愉悦感的作用;还有一种药阿米洛尼酮,主要是干扰神经传导,让人对香烟产生厌恶感而戒掉香烟。但是这两种药的副作用都很强,长期服用有可能出现精神错乱、幻想、意识紊乱等情况。

除了西药之外,也有很多国家生产了草本的戒烟药,比如我国推出的草酸艾司替洛尔片,这个就是利用了植物中提取的药理成分帮助戒烟。 但是无论什么方式,只要是含有烟碱等物质,都是被严禁入境的。

其实在我国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电子烟,这些电子烟号称不用燃烧,不会产生致癌物,因此深受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实际上,电子烟中同样含有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更有意思的是,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打着戒烟旗号的“电子烟”,这些电子烟的宣传页面声称可以通过“雾化器原理”帮助烟民戒烟,而且没有任何毒害。

但是这些产品实质上却含有尼古丁,只是含量比传统卷烟低一些而已。如果使用这些电子烟想达到戒烟的效果,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 国家之所以不放开戒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因为国家烟草税收入过高导致的。

游力克游力克优质答主

尼古丁作为烟瘾发生的物质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已有专门的戒烟药物用于临床。随着研究深入,目前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和非尼古丁类抗烟瘾成药,已在发达国家成为处方或非处方药销售使用。

国际上第一个抗烟瘾药物于1980年在英国上市,到目前欧美先后研发成功了7种戒烟药物。由于疗效确切,美、英、加拿大等不少国家的政府医保机构将这些新药逐步纳入治疗补贴范围。如在加拿大,服用抗烟瘾药戒烟仅需自付1%,其余99%由政府卫生福利补贴。英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将抗烟瘾药物作为国民医疗保健“常规方案”。近年日本、韩国也开始陆续进口抗烟瘾药物,用于本国的戒烟治疗。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戒烟药物探索性研究,但没有深入和系统地开展新药研发,迄今未有一例自主开发的治疗烟瘾成药在国内外上市。目前卫生部《中国临床戒烟指南(试行)》推荐的4种国外开发的戒烟药物在我国仍未获得进口批准,更难进入国内戒烟治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