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为什么逃离中国?

贺军委贺军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段李家的江山里的话 (第66集) 李兆基说,大陆经济肯定会有波动和调整,这种调整在短期内肯定是痛苦的,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还在于乡村,农村市场一旦启动,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再加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的增长点依然很大……

他接着说,现在香港、英国乃至欧洲的经济都相当疲弱,即使全部抛售资产,现金储备也不会低于500亿美元。他坚信,只要钱能生钱,危机总会过去,明天会更美好! 李兆基最后说,他这次回来,除了看望父亲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和内地多谈一些合作项目,毕竟他们李家产业的核心还是内地。

——《李家江山》2013年央视采访片段 这是李氏集团少东家,也是和庄月娥婚姻中生育的李姓孩子李兆基的讲话。

我看过这个片子,很值得一看,里面有很多细节可以展现李家人的经商头脑。

看完这个片段,你再想想李家人说的“不要指望靠炒房赚钱” 再看看2014年开始的那场史诗级暴涨。

再回味一下2015年的那次限涨令。 你就会理解,什么叫做运筹帷幄。

李兆基这个人很有才华,也很精明,但他最大的本事并不是他那神奇的预测能力或是他一手创立的华夏银行,而是他在香港回归前的那一年,利用特殊身份,大肆买入内地资产,为李家打下了最稳固的财富基石。

他的种种举动,看似是商人逐利,实质是在布局,一个属于李家的时代。

竺夏锋竺夏锋优质答主

李嘉诚的第一桶金是经营塑胶厂得来的,这桶金来自于欧美上世纪50到70年的经济繁荣期,塑胶原料需求很大。李嘉诚在塑料厂做到一定规模后去国外拓展业务,发现当地生活和做企业成本很低,和中国差了好几个等级。

在西方国家赚了钱回国投资,李嘉诚尝到了早期改革开放红利,80年代内地有国外市场需求,而本地成本又很低,有非常大的利润空间。再加上有港府的大力支持,90年末期李嘉诚就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了。此时李嘉诚又发现了一个新情况,发达国家因为社会福利好,经济实力雄厚,已经完成资本全球化配置,但本土的资源限制企业发展上限。

但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起步晚,资本不足很渴望外资,往往给予优惠措施吸引外资进驻,比如政策的支持和倾斜,税收的减少,土地的低价供应等等。所以90年代末期开始,李嘉诚就开启全球化战略,在全世界买买买,香港、国内、欧洲啥地区有便宜便宜,有前景的生意就干。

当然李嘉诚在内地还是赚的最多的,2012年前后,李嘉诚在国内赚的财富差不多有6000多亿,这一阶段是李嘉诚财富积累的快速期。但自此之后,李嘉诚开始逐步撤资国内了,投资重心转移欧洲了。

李嘉诚在欧洲和国内投资领域不一,欧洲主要是港口、能源、通讯、铁路之类公共项目为主,国内则地产、零售为主,这和两国对投资方的开放态度有直接关系。

但随着国内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08年后,国内各行各业都迅猛增长,国内企业实力越来越强,政府的扶持不再像以往那么大手笔。而随着财富的聚集,政府也意识到应该实现更多人的公平,所以政策逐渐收紧,不再像以往那么宽松。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速很快,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所以李嘉诚在国内想要保持以往的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但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正逐步兑现高利润,李嘉诚在英国投资公共事业,英国本土有管制措施,外资方只要投资了,政府会保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特许经营期。另外英国的公共事业本就缺乏投入,有外资投入政府非常欢迎,所以给予高额补贴和税收、土地优惠,连利息都帮忙付,还有100年租期的土地提供。而在国内,连港铁赚的还不够多就被赶出来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