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应对tpp?

胡前儆胡前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TPP目前只是美国主导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虽然涉及金融、知识产权、政府规章和贸易等内容,但核心还是货物贸易的内容。作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主体,WTO在协调世界各国经贸政策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以美国为主导的TPP的出台,WTO的规则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如果今后TPP成员国通过双边或者多边的协商,达成了包括关税、非关税等所有条款的协定,那么对现有的WTO规则就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首先,当前的国际规则体系是构建在国际法基础之上的。国际法的两个支柱分别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WTO的基本原则和国际贸易的惯例均为各国所认同,并形成了相应的国际习惯。但是TPP的内容会打破原有的国际习惯,形成新的先例。将来如果这些内容经过各方的充分论证最终成为现实,就将成为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对后来的国家或成员产生约束力;其次,目前的国际规则的制定权是在WTO下的各方成员共同掌握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具有平等的地位。但TPP是一种由少数成员(最初为4个,现为12个)发起,试图达成双边或多边协议的安排。这种形式有可能打破现行国际规则制定的平衡,使得部分国家在特定问题上取得超出其应有的地位;TPP所追求的目标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前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有所抬头,特别是最近欧盟和美国相继出台了进口限制措施,如果TPP将来得以全面推广的话,其他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可能会被迫跟进,这样就会导致全球贸易投资环境的恶化,与WTO的目的背道而驰。 当然,TPP要想达到上述目标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当前各个成员在谈判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比如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更关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如何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增长;但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也许并不是首要目标,比如美国的TPP计划中就包含有扩大就业的目的。因此从表面上看,TPP似乎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是发展中又分很多种,像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可能更关注如何通过TPP加强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而非洲的一些国家可能在经济上并不依赖国外,所以可能并不热衷参加TPP的对话。在谈判过程中,各个国家会基于自己不同的立场在权衡利以后做出最佳的选择。

聂子行聂子行优质答主

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所规定的义务将对我国国内的经济增长与制度改革产生很大影响。在中美两国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夕,中国应当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未来应对TPP的过程中制定符合本国整体利益的长远战略。

TPP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中国对TPP的考量必须放到当前国内经济“调结构”和国内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国际分工角度来看,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可形成一条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到中国、韩国等中等发达国家再到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链。如果TPP最终按照美国政府设想的路线发展,亚太地区很可能会形成两条平行的供应链条,进而使原本在TPP之外的中国、印度等亚太地区大国游离于亚太地区经济分工体系外。因此,中国应当主动采取措施参与亚太地区经贸规则的重塑过程中,以确保经济高速增长。

当前,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从外需型增长转向内需导向性增长。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2009年所采取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始逐步发挥作用,推动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进而推动中国内需型经济增长;另一方面,2008-2009年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也推动了国际商品市场回暖,从而使我国出口形势逐渐由负转正,逐渐带动了中国外需型经济增长。在此情况下,中国更倾向于成为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推动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