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实体经济怎么了?
说点政治不正确的,但是是真实存在的。 1、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生产型国家(虽然很多人说中国制造2025这种话,但事实是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力发展制造业),这样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无论什么产品在中国生产成本都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劳动力成本低是其中一个因素),因此出口的产品价格较低,虽然损害了国外消费者的利益,但这种低价商品对于贫困国家来说却是相当有益的,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然而另一方面,进口的高端设备、技术、原料等因为需要花较大的钱,自然国内民众就要为高成本买单——这一环节在国内经济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里不谈贸易顺差、逆差的问题)
2、房地产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作用不仅仅是作为投资品的作用,更是由于其极强的带动效应——不管是建筑、装修还是建材,房地产的开发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中国人买房的传统观念,房地产还带动了很多其他消费——这无疑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3、政府一直在大力扶持某些行业发展,比如说互联网金融(余额宝等网络理财产品的出现和火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再比如最近很火的共享经济(摩拜单车的出现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现象的产物,同时其融资能力也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其的认可),无论是上述哪个行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传统行业的一种冲击,而行业的转型又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会产生很多实体企业的倒闭现象。(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新兴行业的崛起意味着就业的增加,这是不是一种双赢呢?)
4、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除了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如中东的石油危机),还有自身结构性问题的制约,比如说产能过剩(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些落后产能肯定是要被淘汰的,这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从国家统计局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得知,中国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1.3%,经济增速虽然在放缓,但符合预期,并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说明当前工业经济仍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的日子似乎更加不好过了,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中央将加大定向调控力度,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结构调整,以稳定市场预期,努力化解深层次矛盾,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实体经济发展遇“冰冻期”
“我从做服装开始就一直在亏本,好在亏得不多,但能一直做下去我就很满意了,至少没有让我破产。”北京某服装企业主感慨道,现在不比十年前,那时候,企业有生意做,工人有工作做,生活简单而开心。如今做生意难了,房价太高,工资高涨,企业的成本太高,工人收入虽然涨了,但开支也大了,所以消费欲望并不高,这样就让我们这些厂家很受伤,想要发展就更难了。“生意不好做,我都不敢扩张。现在只能是小作坊式的生产,能活着就不错了。”
不仅是服装企业,很多做机械零部件的中小企业也感到日子不好过了。“我们的传统产品已经严重供过于求,但没有钱去研发新产品啊,而接一些新的加工业务又存在技术和设备瓶颈,我们想拓展只能是说说。”
实际上,从PPI数据上我们不难发现,该指数已经连续37个月同比下降。“从2012年3月份PPI指数进入负增长以后,就一直在持续下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PPI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低迷。
盛来运也认为,PPI持续下降是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共同压力。他表示,PPI之所以出现持续性的下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产能严重过剩,实体经济的需求不足,这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大起大落的不平衡造成的。同时,也和PPI自身有下滑的因素有关。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也使PPI指数继续下降。“从近期的情况看,世界经济在复苏,美国经济在强劲复苏,欧元区经济、日本经济也有向好的表现,所以世界经济将逐步改善,也有利于缓解PPI下降的压力。另外,PPI下降,也会刺激工业部门投资、生产增加,市场改善,所以供求关系失衡的局面将逐步得到改善。”
“冰火两重天”凸显行业分化加剧
虽然实体经济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比如,在零售、房地产等行业的实体店生意一再下降的同时,天猫商城等电商的收入却在成倍地增长。有媒体计算,今年5月1日到5月3日,天猫的销售额达80.5亿,而同期,北京市22家重点商业样本企业在5月1日到5月3日期间销售额累计5.18亿元,这意味着,天猫一家企业三天的销售额相当于北京22家实体店的15倍。再看电商巨头阿里集团:据媒体报道,4月30日,阿里集团市值已突破3000亿美元关口,并首次跃居全球市值最高零售企业排名首位。而其传统零售业的强劲对手沃尔玛建设了52年才做到这一切,阿里只用了不到16年。
“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比如网络零售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以上,这个增速是社会零售总额增速的约10多倍。所以,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出现了新变化,这也是我们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盛来运说。
其实,不仅在电商与实体零售之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在传统产业中,某些领域由于结构调整加快也逐步摆脱了低迷态势,经济运行出现趋稳态势。连平表示,比如煤炭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的领域仍然持续低迷;但是铁路、建筑、通信、电子等行业因为有比较好的市场需求,投资加快,PPI指数都开始逐步回升到正值。“这表明虽然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但某些领域却在趋好。”连平认为,从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经济结构有进一步优化。
“互联网+”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实体经济目前面临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增速放缓的困局,对此,连平认为,企业需要从“互联网+”等方面着力,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降低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比如,企业可以实行线上线下相配合的模式开展业务,以减少租金、人工等实体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