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整治类住宅房?
我是杨浦大桥附近某小区的一名业委会主任,我们小区是2000年竣工的,2013年开始启动加装电梯项目(这个时间点开始启动加梯,并非因为新建商品房而是由于周边房价暴涨)。当时我们小区总共658户,有42%的都是老年人,而且大部分都没有电梯可供选择的房源非常少。
于是在2013年时就有业主提出加装建议并委托律师进行可行性分析(当时周边几个小区都加了电梯)。当时开发商和物业的态度很明确:坚决不加!理由嘛也很充分:影响景观、破坏结构、后续维护等等…… 然后我们就自己搞起来了。找设计单位出图纸(当时找了好多设计院,他们都很热心,免费设计)、找施工单位报价、找专家论证(专家费很高,但是论证过程很简单,就是咨询一下可行性以及需注意的问题)、找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因为是首次加装,所以需要到区建交委审批,具体流程他们没有给出清晰的指导方向,只能他们让干嘛就干嘛,好在他们也没刁难我们)。
整个过程中,我们业主委员会成员之间没有分歧,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这件大事——终于2016年底,我们的首台电梯开工了。 在安装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土建施工因为要避开空调外机位等障碍物且需要打通楼板,所以工期拖得很长;安装过程中因涉及到房屋检测鉴定和安全评估等工作也耽搁了不少时间。在2018年中的时候,我们的首台电梯顺利完工并投入运行。 至此,我们这个业委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工作远未结束,因为我们还要对电梯进行管理并进行后续加装。
说到加装,我们小区目前进展比较迅速,已经加了一台,正在加两台,预计还有一台明年就可以竣工了。 而周边那些新房比较多的小区却进展缓慢甚至没有任何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