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量如何堆积?
我理解这个问题,是想了解成交量在底部和顶部的变化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成交量统计规律。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隐藏在庄家建仓与出货的行为当中。 我们以某股票为例,在A点附近,该股票的成交量呈现一个温和放大的过程,直到B点前后,突然呈现剧增的局面,这一方面是市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多空双方博弈越来越激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庄家在背后大力推升成交量的结果--只有庄家积极参与买卖,才能导致成交数量的剧增。
然而,正是由于这些交易是由庄家主动发起并推进的,所以这些交易的价位往往并非是无缘无故“凑巧”达到的,而必然是围绕着某一个中心价上下震荡,并且伴随着高换手率的出现。 换言之,在成交量放大过程中,一定伴随有价位的上上下下,以及换手率的急速升高(相对于正常情况下的缓慢递增)。而一旦这种状况出现,则必定是庄家正在其中兴风作浪的缘故。
那么,从A到B点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庄家建仓的过程,在低位区域,庄家不断买入,于是有了底部的逐步抬高,以及成交量的逐步放大;而当庄家完成建仓的目标后,股价就会进入拉升阶段,此时换手率的程度会逐步降低。但即使这样,如果遇上突发利好,或者市场热度明显提升,也会再次出现高换手率的现象,这往往是追涨杀跌的投资人给庄家送上的又一笔“大礼”。
当股价到达某一目标价位后,庄家开始借机派发,在此过程中,换手率再次上升,股价也出现相应下跌;当抛售的股票基本到位时,尾盘庄家可能会再次买入,以收回先前的抛盘,从而维持一个相对的收盘价格。 所以,仔细分析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可以发现,无论庄家是被动吸收筹码还是积极派发筹码,其必然会在其中或多或少露出马脚,而掌握了这一点,再加上日常的复盘练习,就能逐渐做到心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