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会负值吗?
A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跌成负值的情况,一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另一次则是今年的疫情。 先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当年10月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A股还处在6000多点的历史最高位,随后开始崩盘,到11月4号,沪指最低下跌至1664点,创出了历史新低。 而美国的三大股指则在这次危机中先后跌去了75%以上的市值。
再来看今年疫情爆发期间,因为我国的控制得力,加上有庞大的基建投资计划,经济出现快速反弹,而国外的疫情形势却不容乐观,所以在疫情期间A股的表现明显强于国外。 但全球经济的低迷又是实实在在的,为了挽救遭受重创的全球经济,各国都大幅降息来拯救市场,然而利率降至零水平后,各国又开始了量化宽松,这带来的后果就是通胀加剧、资产价格暴涨。 从目前的情况看,疫苗的研发已经接近尾声,在明年春季有望大规模接种,届时疫情对全球的风险将大大降低,而各国在大规模放水之后,终于将要开始回收货币,这对通胀和资产价格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A股恐怕难以独善其身,很有可能再次面临大跌的风险,至于原因嘛,很简单,流动性收紧会带来估值的下坠,而经济复苏则会对股价上涨形成压制。
当然,情况也没有那么糟,首先我国货币政策的空间要比欧美大很多,其次在全球通胀上升的过程中,我国的物价水平也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最后国内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制造业的比重逐渐下降,消费和服务业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这两大板块不仅对流动性的敏感程度不高,而且受通胀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长期看,股市的价值仍然是由企业盈利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