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跌停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涨跌停板制度及涨跌停价的起源。 涨跌停板制度(Stock Blipping System)是证券市场中为了方便监管,防止过度投机而采取的一种限制交易价格的制度,指的是在一个交易日内,除了当日开盘价不得高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以外,最高价和最低价都有所规定;也就是说在涨停板上买进的股票只能在次日以不高于昨日收盘价的价格卖出,而在跌停板上卖出的股票当天只能以不低于昨日收盘价的价格购买。
在中国股市上,涨跌停板幅度被定义为10%.。 涨跌停板的来源是源于国外早期的交易所行情显示方式不足而产生的。在早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落后以及网络普及的局限,股价的信息只能通过传真机传递到交易所,因此,当股价波动较大时,往往会在纸单上出现断行的情况,因此人们将此种状态比喻为“涨停了”、“跌停了”。 而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这一现象逐渐演化为一种制度的确定。
其实,从本质上讲,涨跌停板是一种人为的政策管制手段和方法,它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属于一种市场管理政策范畴之内的事务,其目的在于减少投资者之间利益关系的突变,防止市场的剧烈震荡,维护市场价格走势的基本稳定。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会阻碍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导致价格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及时性,不利于市场的正常运作秩序。同时,涨跌停板制度也加大了内幕交易的难度,增加了操纵市场的成本,所以它也被视作是对市场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涨跌停板制度对于控制资金大量流向股市以及避免股市过快上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大多数投资者仍然处于感性投资阶段,对于政策方面的解读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因而容易造成对政策的误读和误解,致使部分投资者利用这种制度上的漏洞来获取不当收益。
例如2007年8月5日,中国股市曾出现了6个交易日连续涨停板的现象,这直接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做出反应出台了相关管理措施以保证股市的健康发展。另外,虽然涨跌停板幅度被定为10%,但实际交易中却经常会出现超过或跌破10%的现象,这就使投资者的操作风险大大增加,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亏损。 所以为了规避上述风险,我们建议广大股民朋友在进行短线交易时应时刻关注国家政策以及大盘趋势的变化,不要盲目跟从,更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的建议,以免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