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股票是什么?
跳水股(plunger) 美国道琼斯指数在短期内急跌的股票,其下跌的速度和幅度让人措手不及,这种股通常由于重大利空导致,如公司被兼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或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等;也可能是投资者心理恐慌所致。 在中国股市中,由于涨跌停板制度的实施,“跳水”往往发生在早市开盘至午间休盘这段一段时间里,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完成大量委托交易,因此,个股的成交量也常常出现放大迹象。
1996年12月16日深发展(000001)曾发生跳水的惊人一幕——从上午10点53分到中午收盘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该股的跌幅就从最初的1.1%扩大到了8.2%,振幅高达7.1%。究其原因,原来是深发展公布其1996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每股收益为-0.1元(注:当时的规定是业绩预告不精确者要受到处罚),而前三个季度的平均亏损额才不过0.48元。这个消息让众多看惯了ST股的股民感到十分震惊,于是纷纷杀跌出货。 需要指出的是,跳水并非只发生于熊市中,在牛市中也同样会发生。当股价已持续上涨了一段时间后,某些利多消息会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眼球而被夸大甚至误解。这时,一些获利回吐者为了及时抛售手中持股而故意放出利空消息来吓退其他投资者,结果股价便会像瀑布一样突然掉头向下,形成“跳水”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