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基准折现率在哪查?
基准折现率,通常情况下取社会平均利润率作为基准折现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利润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的报酬率,这个比率可以作为评估参数折现率。
社会平均利润率,通常是指政府用再分配收入的一部分,来补充税收不足的部分,再分配收入来源于利润。我国在1979年至1984年规定,新增留利的60%用于归还基建贷款和购置无贷款的需要安装的设备,抵付产品销售税,另外40%留归企业作为企业基金,分别用于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从1985年起,国家规定新增可分配利润归企业安排使用。新增可分配利润,就是再分配收入。
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简称“资调税”是开征后,企业可再分配利润,成为税后利润的一部分。其计税依据与所得税一样是按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考虑到企业可再分配利润的可能负担能力分别确定差别比例税率,税率为0%-50%,开征资调税的税收政策是国家调节投资方向,控制一些行业投资“过热”,鼓励一些行业投资“过冷”,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资调税是1990年11月开征的,1995年底提前停征。
2、投资和固定资产折旧还本。企业利润在再分配和纳税后,剩余部分属于企业自有资金,可用于企业生产发展和购置设备。这部分资金如果当年没有用完转入以后年度使用,随着资金的存续时间延长,应计利息也越来越高,企业在使用企业自有资金更新改造和购置设备时,需从企业当年利润中补偿这部分利息支出。从整个社会情况来考察,补偿利息的多少可用社会平均利润率来表示。
3、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给投资人的股利收益,或归还给债权人的债息,是企业从社会筹集资金的成本,也就是社会闲散资金的收益。从整个社会情况考察,其水平可用社会平均利润率来表示。
社会平均利润率是一个综合经济指标,既反映企业再分配利润的大小,反映国家从利润中取得资调税的收入,也反映使用企业自有资金的利息支出和企业归还投资人股金、支付股息、债息的水平,同时也反映社会闲散资金的收益。
社会平均利润率的确定方法有公式法和专家咨询法两种。
公式法。
社会平均利润率=(1-资金税前利润率)×税率+资金税前利润率
资金税前利润率=资调税的税率×(1-所得税率)-所得税率+社会纯资金平均报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