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公司国家认可吗?
小额贷款公司属于商业银行,受银监会监管。 贷款公司的设立和经营必须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以及银监会有关监管规定;并且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架构和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及制度。 小额贷款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市场异常混乱,各种违规违法经营现象较为突出。
自2009 年央行与银监会联合推出“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方案”之后,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相继成立大量的小额贷款公司,但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引导,导致这一行业整体发展混乱。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经营范围不明确 根据央行和银监会的《试点办法》,现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只能经营贷款发放业务,且不能跨地市经营。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机构以融资性的名义开展贷款业务,甚至将吸收的公众存款以短期借款的形式放贷赚取利息差,已经超出了试点规定的范围。
(二)资金来源不合规 目前各地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大部分是以自有资金作为注册资本金,但也有少数地区允许以融资方式进入市场的运作模式,即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协议,由受托方代为寻找贷款客户,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两种方式都可能涉及非法集资,从而触犯刑法。
(三)利率定价过高 按照相关试点政策,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上限为央行基准利率的四倍,相当于年息25.6%;而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一般都在36%~48%之间,有的甚至是按天计收高额利息,这种利率水平远远高于法定利率限额,已属高利贷范畴。
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在发放贷款时先扣除较高的“手续费”“服务费等”费用,这些做法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