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会破产吗?
关于这个标题,我本不愿意如此耸人听闻,但看了一些答案实在是不吐不快。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企业都有经营不善而破产的风险,当然也包括今天的盐湖股份。但我仔细看了看题目下的答案内容,几乎没有看到有人从业务本身来分析这个问题,而是纷纷使用了诸如“债务压顶”“资不抵债”等词汇。
那么我就从业务本身出发,来说明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同时为了说明问题,我还使用了同属钾肥行业的另一家公司——加拿大K+S公司作为参照系。
2018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称青海盐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所持的钾镁厂51%的股权出售给中化集团,作价为7.15亿元;2019年中化集团将其拥有的钾镁厂全部股权转让给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转让价格14.5亿元。
2018年和2019年,通过出售钾镁厂资产,盐湖股份合计获益21.65亿元,其中7.15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这些数据在盐湖股份的年报里都能查到,所以并非无据可循。
2017年和2018年两年,K+S(加拿大)矿石产量分别是338万吨和349万吨;同期,盐湖股份的钾肥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52.34%和37.9%,远低于K+S。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两年间全球钾肥的市场平均售价在400美元/吨左右,而青海氯化钾的生产成本差不多是200元/吨。
综上,我的结论是这样: 一、盐湖股份可以通过持续出售资产的方式回笼资金,直至破产; 二、即使不考虑环保因素,仅从商业角度来说,盐湖股份持续亏损且没有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去持续生产经营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其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公司正常运营; 三、基于第二点的论述,可以推论出盐湖股份一旦停止生产将会出现巨额亏损,相当于目前市值的9倍左右,请注意这是停掉现有所有的生产和销售,不包含未来可能实现的MgO或锂电池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