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业人口在哪里?
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7月全美失业率为3.9% (Seasonally Adjusted),创下自 1969 年以来新低(比1969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同时,15-54岁适龄劳动人口失业率低至2.3%,同样创近28年低位。 整体上看,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非常健康。 但你肯定会问,这么低的就业率,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大量求职的失业者呢? 原因就是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新岗位,而新岗位的产生意味着更高的税收和更稳定的薪酬增长,因此政府不可能任由经济继续发展而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扩大就业岗位。 在过去两年,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核心就是让美国企业“重振”,为此他们进行了大幅减税并取消了大量的监管,此外还发动了与美国国内的贸易战以打击国外竞争对手。尽管这些政策在短期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但长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低的税率和缺乏监管的环境会迫使美国企业把利润更多地用于投资者而不是工人,而出口的增加必然会削弱美国产业竞争力,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的劳动者。
为了弥补这些政策的负面效应,美国政府必须通过加大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投资)的办法推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增税或发行债券的方式为政府支出融资。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美国通货膨胀显著上升,这表明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正在增大。如果美联储加息,本来就应该被投资增加而增加的就业岗位又会被削减,这将对低收入者造成二次打击。 为避免这种情况,特朗普政府最近提出了总额达2.2万亿美金的基建计划,如果该计划获通过,预计将创造大约500万个就业机会。 从历史上看,美国每次重大基建项目之后都出现了就业的暴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实现了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型,在硅谷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行业蓬勃发展。但在那个时代,高科技行业的就业门槛非常高,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都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工作。
今天,美国的经济支柱已经从以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转向了以消费为中心的消费型服务业,这类职业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对技能的要求不高且薪资水平也相对较弱。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17年底美国有5500万人拥有大专学历(相当于中国的高中学历),仅次于拥有本科以上高学历的1.1亿人,两者相加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 这部分人群将是未来美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