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政策有哪些?
1.美联储独立于总统和国会,但主席是由总统提名,经国会认可的。 美联储的独立来源于它拥有的独立权力--联邦储备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 联邦储备银行(RBS)、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和联邦咨询系统。其中,联邦储备银行是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准备金调度的机构,主要负责监管金融机构;联邦政府则主要发挥协调作用。
2.格林斯潘时代(主席格林斯潘,2006年前任职):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和就业率。 具体包括: (1) 降低利率水平(2) 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购买资产。(比如房地产危机,次贷危机时买按揭贷款】 (3) 增持国债。(美联储持有95%的国债,为美国国债提供保障)
3.耶伦时代(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延续并强化了之前的量化宽松政策,同时加强了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为应对此前一次经济衰退、两次金融危机和长期低迷的失业率,美联储将利率下调至零附近,开始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向市场中注入一定的基础货币以保证流动性,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而这一次的量化宽松与上一次相比,有力度更大、更针对性的特点。
因为之前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主要针对房地产,而这一次则是专门针对面临流动性危机的金融机构。 所以,相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这次量化宽松直接受益的是金融机构。 这一政策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美联储购买了大量资产,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成本支出。同时,由于流动性大量存在,也会造成资本的浪费(比如说对房地产的支撑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这种只给借款人降息而不加控制的方法可能会导致泡沫的形成。 当美联储开始加息后,这些泡沫可能就会被刺破,前功尽弃。 这是一种“双刃剑”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