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如何估值?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很权威的、业界一致认可的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方法,各家的估值方法大相径庭甚至矛盾重重。 其中,以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动态规划”算法为基础的Valcon模型较为知名;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提出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起点,包括伯南克在内的美联储决策者及学者们曾对大型金融机构的估值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银行市值计算框架(简称BAM)。
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论,但都不够完善,比如在考虑风险时往往是简单假定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实际上很多情况可能兼而有之且相互影响;在考虑预期价值时往往没有考虑期权性质的未来收益,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通过用户数量、活跃度等指标来预测未来,而这样的预测是带有一定期权价值的;在其他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不同机构的做法也有不同(详见附录)。
当然,无论用什么方法,估值都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情,需要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可能影响并予以量化。 作为业内新兴业态,金融科技公司的价值评估更加具有探索性。我们尝试利用现有的方法和工具对其进行评估,但正如前面所说,这些方法本身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