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投资封闭期?
公募基金一般有个开放期和封闭期,开放式基金的封闭期是从发行结束之日起(T日)到基金合同生效之日止的时间段,一般为15天;而封闭式基金的封闭期是指基金募集完毕并经批准成立之日(T+1)起至基金上市交易之日止的时间段,期限通常为不超过一年。 一般来说,新基金都有封闭期,但老基金没有。这是由于基金成立时需办理必要的手续,并需进行市场估值和财务审计,因此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发生巨额赎回等情况,也会影响基金的运作,延长基金的封闭期。但是,我们购买的新基金往往在几个工作日后就进入封闭期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事实上,虽然基金合同中约定了一定的封闭期,但并不意味着基金在封闭期内就完全处于“冬眠”状态。大多数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中都有约定,在封闭期间可以举行一次或数次分红。同时,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基金管理人可以决定调整或者停止实施分红方案。 例如,2006年9月成立的华夏回报基金,当时合同约定的收益分配原则是“在存续期内,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基金收益,但每季度末应至少分配一次”。也就是说,基金虽然没有“开放”,但可以选择性分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基金在封闭期内可以进行分红,但这并不影响投资人的权益。因为基金分红实质上是基金公司把账户内的一部分现金分给投资人,这部分现金本质上来源于基金公司的日常管理运营资金(也就是“运作经费”),而非源于投资者的初始投资。所以,无论是否封闭期,基金公司的“运作经费”——也就是日常经营资金的总规模都不会发生变化。只不过,在封闭期中,这些支出不再计入当天的盈亏,而是先累计起来,等到开放期再统一计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人在封闭期内就没有任何利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选择基金产品时,除了要考虑基金的预期收益外,还应尽量回避那些有巨额赎回风险或正处于封闭期的基金产品,以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