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多少是一个点?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当它上涨一个基点时,上涨1个单位;同理当它下跌1个基点时,下跌1个单位。 那么什么是基点呢?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基点就是2004年12月31日的收盘数值为1000点,则基点=1000/100.而目前最新收盘值是3546.87点(截止至2017-12-29),则当前点位=3546.87/100=354.687,故沪深300指数上涨了354.687个基点,下跌了354.687个基点。
通常来说基点是以百分点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个指数上涨几个基点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说这个指数上涨了百分之几。例如沪深300指数最近两个交易分别上涨了3和2个基点,则表示这两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分别是0.3%和0.2%。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点”这种计量单位,这就要从股票交易所一开始的发展历史中找答案了。
一、最早期的股票市场 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荷兰,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最发达的股票交易市场——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并诞生了最原始的股票价格单位——Duker,即盾牌。 盾牌在当时的价值大约是今天的一百多欧元。因为当时荷兰是世界最大贸易国,经济十分繁荣,因此盾牌的升值空间非常大,从而也使得股票价格的涨跌都是以盾牌来计算。
二、华尔街的诞生及发展 到了18世纪初的时候,纽约也建立了自己的证券交易中心,由于这里与荷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这里交易的股票也是用盾牌作为其计价单位。
然而好景不长的是,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荷兰对美国的管控被削弱,而美国也开始走上自己独立的金融之路,将原有的货币单位——荷兰盾改为美国的国家主权货币单位——美元。 此时华尔街的股市也就顺势将原来的盾牌改为了美元来计算股价波动情况。于是我们便有了第一个关于股票单位的名词——美元。
三、中国股票市场的演变 当时间来到中国的清朝末年,上海滩上开始出现了一家名为“老股庄”的证券经纪商,专门从事代客买卖股票的服务业务。
随后又有一家名为“日升昌”的票号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这家票号的业务范围包括代客理财、票据贴现等,其中也包括股票的代理交易业务。不过此时他们采用的是银两来做为计算单位来表示所持股票的价值量。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西方国家的计账方式,在上海成立了沪东证券交易所,同时确定了以“元”为单位进行股票交易。自此以后,人民币便成为了衡量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唯一单位。
以上便是国内三大最具代表性的股市发源地,以及它们各自的股票单价变化历程。
最后总结一下: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当日收盘点位比前一天收盘点位高或低1点,即为当天该指数涨了(跌)1个百分点;而当该指数涨(跌)过1个百分点后,就变成了“涨到(跌至)xx点”的说法。 而基点则是用来反映指数某一阶段的变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