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投资怎么运行?
1.目前中国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如何? 答:环境治理行业在中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广阔。根据《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环保产业产值达到9850亿元,比上年下降3%,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降幅达到8.3%;2014-2016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3.7%。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污染防治设备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分别占据环保产业产值的40%、30%和20%左右。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要大幅提高生态环保投入的比例,我们预计“环保投资占比GDP比重”有望从“十二五”末期的1.25%上升到“十四五”初期的2%以上。2016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总额为1498.4亿元,同比增长13.4%。 但目前来看,我国环保市场还处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阶段,市场活力并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很低甚至亏损,如空气净化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2%。
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政策压力主要来自政府端,市场机制并未充分发挥作用。但随着污染问题的逐步改善,以及环境规制要求的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供给端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行业盈利能力有朝向好的一面发展。 “十四五”“十五八”期间,随着环保投资力度加大和技术进步,行业整体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国内环保企业也将迎来出口增长新机遇。 当然,市场化的进程也会受到一些干扰,例如近年来反复出现的环保信用债违约事件就可能会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干预、加强监管。
2.投资运行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1) 资金需求量大——环保项目投资一般金额较大,单个项目基本都在千万元级别,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同时因为建设期和运营期较长,涉及环节较多,还要留意资金的流动性问题。
(2) 运营收益低,融资成本相对高——与制造企业相比,环保公司通常业务模式轻资产,收入稳定但利润率不高,难以满足投融资方对于收益的要求;与基础设施类企业相比,环保项目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成本结构中人工费用占比较大,难以通过压缩成本来提升盈利。因此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困扰环保企业发展的问题。
(3) 融资渠道单一,缺乏有效抵押物——当前阶段环保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较弱,除了上市直接融资之外,债券融资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但是由于环保企业自身属性,信用评级往往较低,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都较高。同时由于环保项目多属于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信贷难度较大,贷款额度也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