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基金有多少只?
目前市场上共有900多只公募基金,其中ETF基金130多只 通过查询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官网发现,目前两市一共有415家上市公司发行了2687只股票型指数基金(A/B/C类分开计算);另外有63家券商申请了167只股票型ETF,不过大部分尚未获批。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国内上市的股票总共约2755只,而指数基金(不含ETF)就覆盖了2687只,基本上把A股市场里的“精华”都涵盖了。 ETF则相对覆盖数量要少很多,但涉及个股数量却不少。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指数,比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等,这些指数的名字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它们背后的编制方法可能就比较复杂了。简单说来说,指数就是对一篮子股票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反映市场整体表现的值。
举个例子,假设有100只股票,按照某个固定的权重比例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指数。如果某天这100只股票的综合价格是100元,那么该指数值就是100。如果市场总体上涨,绝大部分股票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这100元的总额会高于100元,这时指数值也自然水涨船高。反之亦然。 但实际情况可能比这要复杂得多。毕竟100只股票不可能完全一样,可能某些股票涨跌幅比较大,某些股票涨跌幅比较小,这么一来,不同股票之间的差异性就会被放大,对特定行业或主题的偏好也会被暴露出来。这时候如果某只基金的持仓接近这个指数的成分股,而且个股的仓位也比较合适,那这只基金的业绩就会跟指数很接近。当然,如果某只基金跟某个指数的差别很大,那说明该基金的风格跟指数的编制方式相差甚远,甚至是相反的。
以中证500为例,它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成分股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主要反映的是中小盘股的行情。如果我们对中证500的历史表现进行一次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R平方为0.982,这意味着中证500指数80%的涨跌可以由基本面因素解释。 F值显著大于0(F=2.98,P<0.0001),表明模型总体上有显著的统计意义。 DW检验值等于2.26,显著小于临界值[2.70(P<0.0001)],意味着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不存在自相关性。以上结果均验证了指数的编制方式决定了其后期表现的大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