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属于非标业务吗?
谢邀 这题我会! 首先,从交易结构上来理解什么是“非标准化” 一套标准的融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由此及彼,我们把标准换成基金,就变成了基金行业的标准流程: 从这个标准流程可以看到,如果一项投资业务按照上述流程来操作,那就是标准化的业务了。 反之,如果不是按照上述流程开展,那自然就是非标准化的业务了。
以资管新规为例,对非标准化业务的界定: 不满足上述任一条件的,即构成非标资产。 其次,我们来看基金的范畴。 根据我国法律,基金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采取公开或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并负责运作,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筹措资金,依法进行证券投资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条) 而根据资管新规,资产管理计划可以分为公募计划和私募计划两种类型。
其中, 公募计划,是指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募集,并通过发售基金份额等方式募集资金,主要进行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基础性资产的金融工具。 私募计划,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主要进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金融工具。
可见,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最本质的特征是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来募集资金。只要符合这一点,无论其是公开还是非公开募集,都属于基金;而只要不是基金,就必然是券商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计划。 第三,我们将第二步中的“交易结构”和第三步中的“产品类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判断哪些业务是非标业务了——也就是第一步中提到的“三类业务”。
问题就转化成了如何判断一家机构是否同时满足了“面向合格投资者”“固定收益”“权益类”这三个条件。 如果同时满足,就是非标业务;如果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就不是非标业务。
举个例子有助于理解: 小明和小红是大学同学,小明想给小红的账户打100块钱,但自己没那么多现金,于是小明去找银行借款200元,然后将这300元都交给小红,让他帮忙保管直到小明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时再把钱还给银行。 这个故事描述的就是一个非标业务的过程。因为小明和小红之间不存在真实交易,双方之间签订的合同属于让渡合同的性质,所以这里面的存款和借贷都是虚拟的。但因为银行能识别出谁是借款人,谁是存款人,并且能够凭借这个信息在两者之间实现无差别的利率,所以这个业务还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 所以这是一个非标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