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汇闹到北京哪里?
1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慈善诚信论坛”上,专家指出,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着公信力不足、慈善组织能力薄弱、社会参与度不高、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并建议尽快出台《慈善法》。 此次论坛上,民政部副部长崔波表示,目前中国拥有60多万家社会团体和超过4万个基金会,它们在扶贫济困、救急救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是社会捐赠基础不牢。当前社会捐赠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还不到1%,比国外公益捐助占到GDP3%左右的水平差距很大。二是慈善组织发展乏力。虽然我国的慈善组织数量很多,但大多数的组织规模较小,筹资能力弱,专业化程度低。三是社会影响不够广泛。由于社会捐赠率还比较低,慈善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广泛,在全社会倡导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发挥得还很不够。四是法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慈善行为的法律,对于慈善事业的监管体制、慈善组织的设立登记、慈善财产的使用管理等多个方面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在此背景下,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民政部等十三部委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推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在今天召开的“中国慈善诚信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白永丽认为,应从五个方面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从立法层面推动完善制度体系。她建议尽快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同时,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慈善行为、慈善信息报告与公开等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为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要加强税收政策引导,优化税费优惠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对慈善行为激励的功能,增强慈善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要提升慈善组织发展质量,加强慈善组织开展能力建设,提高慈善组织专业化水平,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执行机制;
第四,要积极拓展慈善资源渠道,创新募捐方式,拓宽募捐范围,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金融工具,探索“互联网+慈善”模式,不断提高慈善资源的配置效率; 最后,要强化舆论引导,弘扬慈善文化,加强慈善典型选树宣传,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