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控股什么企业?

候玲锦候玲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最近新闻上看,可能离破产不远了! 作为曾经的绿迷,说下自己的感受,希望不要打脸! 先说优点:

1、布局合理 绿地在全国的布局可以说相当完美,东西南北中都有项目,特别是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对于它后续回款和现金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北上广的项目又相对较好,不会像某些房企出现在一线城市项目烂尾的新闻。

2、业务广泛 虽然房地产是它的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从2015年的64.9%下降到2018年的38.9%),其他多元业务的收入比例在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给地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让公司在资金方面得以维持。

3、注重环保 绿地的宣传一直把公司定位为生态房企,虽然这一方面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但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回报,没被黑出翔也算是对绿色企业的一种认可吧!

再说缺点:

1、扩张过快 除了上海本地项目外,其他项目的扩张几乎全部都是拿钱买地,再转手卖楼,这种短平快的生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让公司资金流变得充裕,但是也埋下了未来的隐患——销售回笼资金的速度远不及当初拿地付钱的速度,一旦市场降温,这些项目就可能成为公司的负债而非资产。

2、资金链紧绷 前面说了,土地款的支付往往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而预售监管资金的限制又导致了开发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利用率不高,这两块资金的缺口在不断扩大。加上目前很多项目处于抵押状态,流动资金相对比较紧张。如果贷款无法按期归还或续贷,将有可能造成违约,金融机构将会通过司法程序进行追缴,从而影响企业的信誉和能力。

3、债务风险 高杠杆一直是房地产企业的一大特点,负债率高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当前行业利润率下滑的大环境下,高负债率的企业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融资成本的提高和贷款难的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负担。 作为个人,希望绿地能够渡过危机,作为曾经的一份子,愿尽一己之力!

邱若琅邱若琅优质答主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实施主业突出、多元协同的“1+X”发展战略,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主要涉足房地产、大基建、商品贸易、酒店旅游、金融、健康、教育、科创、电力、汽车、港口等产业。集团总资产已过8000亿元,进驻全国二百多个城市,2017年营业收入近3200亿元。2009年至2017年,公司总资产从966亿元增长到8121亿元,净资产从253亿元增长到1079亿元;合同销售金额从243亿元增长到3419亿元(权益销售金额237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从163万平方米增长到3185万平方米;营业收入从310亿元增长到2938亿元;实现利税从37亿元增长到124亿元;员工总数从7000人增长到7万人。2008年到2017年,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合同销售金额、合同销售面积和利税等五项指标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4.2%、20.2%、42.7%、40.5%和23.5%。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