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进口大豆?

赫蓓诗赫蓓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6年3月,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6亿美元。当时美国大豆库存极低,但中国并没有大量购买。 2017年开始,中美贸易战开始,中国开始减少从美国的农产品采购,转而增加对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采购。然而,中巴两国并没有建立官方的农业合作机制,两国之间的粮食贸易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第三方完成的。

今年初,有媒体报道称,因受贸易战影响,中国计划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将改由巴西运输并加工,以避免受到加征关税的影响。而此前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5月中旬,据外媒报道,由于美豆价格低廉且供应充足,我国大型植物油厂正考虑采购美国大豆,数量可能高达200万吨。 不过,就在消息传出后不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表示,关于中国是否从美国进口大豆的问题,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可透露。

中国还是会在关键时刻依靠从美国进口大豆,毕竟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和玉米一直都是零关税状态。同时,在美国采购大豆还可避开其他贸易壁垒。当然,美国作为全球大豆出口第一大国,拥有丰富的优质大豆资源,其产品品质也是广受消费者认可。无论是作为战略储备还是日常食用,我国都将会继续增加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

元政国元政国优质答主

其实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和大豆进口量增加都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同时出现的。中国的大豆进口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因为当时农村还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很难进行专业化生产,所以当时的农民生产大豆是作为副业来完成,并且由于中国国内大豆的生产机械化程度差,产量也低,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当时中国从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进口大豆主要是作为种子,以及满足国内特殊工业和少量食用需求。

真正意义是大规模从国外进口大豆是从1996年开始。随着90年代末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加上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城镇人口大幅度上升,收入也在相应增加,使得国内对大豆的食用需求,饲料需求和工业需求开始大幅度增加。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开始减少,产量开始下降,这导致国内的大豆出现严重供给不足的问题。之后的几年中国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大豆的种植面积开始增加,产量也开始缓慢恢复。但是进口大豆以成本和价格双重优势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这时,中国为了支持国内大豆生产,开始实行大豆最低保护价政策,提高收购价格。于是中国国产大豆和外国大豆就开始在市场上形成了各自占领市场,国产大豆用于食用和口粮市场,进口大豆直接用于榨油市场,两者互不干扰。2008年之后,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下降,中国政府逐步取消了大豆保护价政策。中国大豆市场就全部对国外大豆开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