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带给中国什么?
我讲两个点,一个是钱从哪里来,第二个是花到哪里去。 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融资(发行国债等)和财政存款增加,二是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基础货币投放)。
2008年发行的1.55万亿元国债属于特别国债,仅涉及3个支出项目,即4万亿投资中的交通设施、铁路、公路建设,以及中央投资项目;而1万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则包括买债券、提供贷款等方面。根据国信办的预计,这些投入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存款的增加。 而此次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一次性大量购买国债,以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供给资金。由于我国央行一贯采取“少规模、多周期”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短期来看,这四万亿仍然是以投放流动性为主,只有一部分直接作为贷款注入社会,但长期来看,央行必然通过持续降息的方式来刺激总需求,从而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 这意味着中国将再次加大财政向企业的转移支付力度,并进一步压缩居民的收入水平——企业获得资金的代价将是缴纳更少的税费,而居民获得资金的代价将是在现有的税负基础上再承担巨大的通货膨胀负担。
从支出角度看,30项重点工程涉及十个领域,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资金投向的主要方向之一, 这也意味着对上游产能的加大投资,这将推动钢铁、建筑、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复苏,而对下游消费行业的投资效应则并不明显。
四万亿投资的刺激作用,在房地产上得到了最直接体现。从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一年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的增幅从3%飙升至33%,2010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仍高达34%。房屋新开工面积则从同比下降24%提升到增长20%,并继续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8%。同期,全国房地产销售额也从同比下降1%到29%,再到今年上半年的51%。
在住房销售面积上,2009年全国销售商品房屋达9.375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2.1%,销售额则达到4.3936万亿,同比增长75.5%。今年仅上半年,全国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就达到4.8403亿平方米,销售金额2.6928万亿,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8.7%。虽然今年以来全国房屋销售额增幅在持续回落,但月平均房屋销售额仍突破4500亿。
在房屋销售价格上,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同比上涨1.5%,其中12月份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9%。2010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11%,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12.4%。
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直接拉动了上下游产业和地方财政。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房地产拉动39个子行业,涉及GDP的比重达到16.7%,与钢铁、煤炭、水泥、机械、玻璃等50多个行业密切相关。地方财政上,土地出让金的激增,使得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开支,通过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