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是国有企业吗?

王雅惠王雅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曾经的海尔人(09-13年),现在对海尔的感觉比较复杂。 海尔在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确实是民族品牌的骄傲,当时跟格力相比,我更愿意别人说我是海尔的员工;但是后来的事情就另当别论了。 先说说好的方面吧,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张瑞敏是有远见的,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他手上,海尔从一家制造型企业转型为互联网企业,虽然后来互联网的旗号被其他企业打得更响,但毕竟海尔做过,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他提出的用户体验(用户选择价值)确实影响了后来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淘宝的买家体验、亚马逊的读者评论等等;他对质量的追求也是业界闻名的,当年在三洋打工的时候,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联播,里头有关于质量的栏目他都会要求全体员工做好笔记。虽然后来对高质量追求的过火会让部分消费者感觉不好(比如三包期外只换不修),但起码他的初心还是好的。

再来说说让人不舒服的地方。虽然他说过很多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话,像什么“海尔永远不缺英雄”什么的,但实际上海尔是缺少英雄的。一个正常的民营企业应该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而海尔不是,想出头很难,机会都是给“自己人”的,有能力的员工会感觉到被压制,没能力的就会觉得很舒服——我就是一个例子,能力平平,在海尔待着很舒心,直到离开也不知道什么叫危机感。

作为一个拥有全球资源的全球化品牌,海尔应该有大格局,但在我看来它的思维还很传统,就像我那个厂子的领导(三洋)一样,喜欢画大饼,讲空话,要让他执行你的方案,门都没有!你只能等着他随时可能改变的决策。 还有就是管理太粗放,也许人家本来就是想着让每个员工都学会自主管理呢?

欧阳景云欧阳景云优质答主

海尔集团公司是一家整体市场化、股份多元化、股权分散化,实行全员创客的开放的共创共赢共享平台。其中,海尔集团工会以工会委员会名义持有10.5%的股份,相当于香港法律中界定的“一致行动人”,并持有公司董事会的三分之一议席,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和管理团队的长期利益,1997年开始,海尔推行了MBO(管理层收购)试点。

从股权结构上,海尔是非国有或国有控股、外资或外资控股企业。2001年海尔实行H股全流通后,持股员工近1.2万人,占海尔集团员工的60%以上,管理层持股只占H股的2%左右,在集团公司持股的员工也只占6%,其他股权的30%是公众股,64%是海外战略投资者持有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