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实现互利共赢?

穆能娟穆能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要理解共赢,就要理解一个概念-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的提出源于穆勒在研究英国工业革命的时候,发现了当时英国的纺织业和煤炭行业之所以能发达是因为其他国家没有发展这两个产业,如果其他国家不发展纺织或煤炭,而英国全发展的话,那么英国必然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后来亚当斯密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思想,提出了“分工”的概念,并将之引入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认为国家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生产和出口,这样就能达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

什么是比较优势呢? 比如说现在有两个国家A和B,A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而B国虽然人口较少,但科技较为先进。那这个时候A、B两国展开贸易,A可以拿出大量的人力资源换取B的先进技术,最后达到共同繁荣的结果,这就是比较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也比较容易理解这个概念。比如说我们县里穷,没钱买大炮,你家里虽然穷但有一门大炮,所以想和你互换,我拿大米跟你换,你拿大炮帮我防守,然后我吃饱饭,拿剩余的粮食跟你换你的大炮,大家都有得吃,大炮也有了,这叫双赢。 但如果我不光没你穷,而且我还有余粮,那你不仅不能跟我换粮食,还得用你手里的枪和我换粮食,毕竟枪是不能当饭吃,只能杀人,而我又有你需要的粮食,这样交换之后,我就有了吃的,你也活了命,叫互惠互利。但如果你不但比我富,还不用劳动就能坐享其成(掠夺),那我只能饿肚子,而你则是衣食无忧,这样交换后,我吃了亏,你占了便宜,这叫做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所以可以看到,是否发挥自己资源优势去进行生产,最终是否能达到共赢的结果,取决于对方的行为。

但如果对方是愚笨的,比如是智力的缺陷者或者是没有开化的人,那就另说了,你可以把他手中的宝剑换成你手上的粮食,但你无法从他那得到技术,所以你换了之后只能是双方均有收获,但都是小利,谈不上什么共赢。 从理论上说,只要别人遵守规则,合作共赢是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使得共赢难以实现。

苗人苏苗人苏优质答主

中国将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中方希望,各国都能努力减少贸易壁垒,在合作共赢中实现发展。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中国将不断为外商投资创造更便利条件。欢迎更多日本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参与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中国14亿人口中,有将近9亿在农村。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持续转移,随着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样化,大家自然希望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用得更好,更希望生活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这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大市场会越来越活跃,也会给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