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属于什么指数?
在A股市场,“化学”概念的上市公司共有80家,主要集中在化学制品(C35)和原料药(C36)领域。 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80家涉化学物质类的A股上市公司中,33家属于化工板块,39家属于医药生物板块。 其中,化工板块的33家公司主要分布在新材料(28.6%)、农药化肥(12.1%)和塑料(12.1%)等子行业;医药生物板块的39家公司则主要集中在生物制品(15.4%)、医药商业(13.8%)及医疗器械(12.8%)。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关心的是如何筛选出一批优质的“化学”概念个股。 考虑到行业内部分化明显,资金青睐优质赛道,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选股:一是选择新材料、新能源等景气度高的赛道;二是选择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三是关注具备一定估值支撑的行业龙头。 三方面结合,最终筛选出106只候选个股。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缺乏基本面研究的能力,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参考行业机构的评级。根据Wind数据,这106只股票中,获机构“买入”评级(含“增持”)的共计78只,占所有股票数量的73.5%。 具体来看,获得最多机构推荐的个股是恩捷股份、东方盛虹和中远海控,均被多家机构推荐“买入”。
另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被两家或以上的机构同时推荐。比如:天赐材料、新宙邦、盐湖股份、多氟多和延安必康等。 这意味着,上述个股受到市场的认可,未来上涨的概率较大。反之,如果一只个股没获得几家机构的“买入”或“增持”评级,反而需要注意风险了。 需要提醒的是,再好的公司也要有一个合理的价位,否则,再好的逻辑也没有用。比如,作为老牌央企,中国石油一直被视为价值投资的典范,但2007年最高涨到12元后,一直徘徊至2020年才突破20元的关口,期间甚至一度跌穿4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