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是核心吗?
从国际视角看,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掌握了真正的核心技术(芯片和金融),其他国家要么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么拥有但不是主导。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外汇占款超过40万亿的国家!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8%左右。
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家将财富放在中国人民银行里?这就要从中国金融的核心技术说起了。 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行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看这个国家有没有具备垄断性的金融机构,或者至少是最顶尖的银行。因为对于金融而言,所谓“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指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独家经营权。
如果一家商业银行在国内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那它在和国际其他银行的谈判中就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提供定价权益,那么它就能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 根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数据,截至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列第9位,在中国银行排名第1位,仅次于美国的花旗集团、美国富国银行等5家银行。而且工行的营收和盈利都是全球第一。 而中国银行则位列该榜的第六名,是中国唯一一家进入前五名的商业银行。
除了这两家巨头外,招商银行在私人银行方面独占鳌头,交通银行在海事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世界领跑位置……可以说,在中国,银行垄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很多中国企业出国贷款、借钱往往很容易,只要找中国人开的银行就行,甚至能拿到很优惠的条件。比如今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向泰国正大集团下属企业发放4亿美元的贷款,利率不到3%,仅包含手续费和贴现率7.5%。 这得益于我国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这是因为我国的银行可以用较少的成本发债融资,并借助汇率制度安排,通过货币兑换实现套期保值,降低企业境外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