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有多严重?
2010年1月,我老婆怀孕了,当时正在考虑给孩子买份商业保险。 去泰康人寿咨询的时候,接待我们的业务员推荐我们购买他们公司的“金账户”理财产品(具体名称忘记了),说每年投入5万,连投3年,到期后就可以连本带利取出来68925元。 当时我工资大概每月2500,在哈尔滨这个收入不算高也不算低,所以也没有太多的钱,就商量着从积蓄里拿出40来万准备用于这次投资(保险+装修+车)。 后来回去之后在网上查了一下这款保险,发现很多人反映这款保险到期后可以领取的金额远远小于投保时的金额。 于是我又来到保险公司,找业务人员询问情况并且要求看一下他们的财务账册。他们以公司规定不允许看账册为由拒绝了我。
最后,我提出了退保。业务人员给我计算了退保的金额——44万多。 但是,我交纳的保费是50万。 他们所谓的损失,就是支付给我的现金价值比所交保费少6万块钱。 当时,我没有多说什么,办理完退保手续之后就离开了。 现在回头想想,应该算我运气好,没有把这笔钱投入到房地产或者股市。 我记得那几年房价还在上涨,而我在2007年底购入的股票则一路下滑直到暴跌。 如果那时候我将这些钱用来买房,可能现在负债已经几十万;而如果当初买了股票或基金,很可能现在也是亏得血本无归。 而我只不过损失了6万的保费而已。
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通胀升温,而我国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从全球看,无论是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还是广义的物价水平,都有较大涨幅。例如,美国10月CPI、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7.7%、6.3%,分别创1981年、1982年以来最高,1-10月累计涨幅分别为5.9%、4.8%,分别比2020年高4.8个、3个百分点;欧元区CPI、核心CPI同比10月分别上涨10.6%、5%,1-10月分别上涨8.6%、3.3%,欧元区10月能源、食品价同比涨41.9%、13.1%,涨幅分别创下记录以来新高。
而我国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居民消费物价温和上涨,生产领域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从CPI看,1-10月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2%,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基本稳定,是影响CPI涨幅回落的最主要因素。10月食品价格同比由涨转降,下降2.4%,是2021年2月以来首次环比下降。
其中,生猪产能持续释放,猪肉供应充足,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4.0%;国内粮食生产总体稳定,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0.9%。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环比略有回升,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相同。
从PPI看,10月PPI同比上涨13.5%,环比上涨2.5%;1-10月PPI平均同比上涨7.3%,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8.8个百分点。PPI环比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这是落实今冬明春电力、煤炭等能源保供措施成效不断显现,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3.0%,涨幅回落16.2个百分点;水泥、烧碱、纯碱和合成氨等原材料行业价格回落5%-14.9%。总的看,由于我国没有实施量化宽松、大水漫灌等强刺激政策,货币信贷增速基本平稳,财政支出力度趋于回落,10月末M2同比增长8.7%,低于名义经济增速,宏观杠杆率继续稳中有降,促进了物价形势保持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