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何去何从?

戎建芬戎建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中国的货币体系(包括利率、汇率等)和金融监管主要是沿袭了计划经济的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改造的过程就是金融改革的过程。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金融改革:

第一个是市场机制的引入过程。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价格机制(利率市场化)、分配机制(信贷配给)和风险控制机制。这是最本质的金融改革。目前这个阶段应该说进展比较慢甚至可以说出现了倒退,因为贷款加息了!这显然不符合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应该说是很糟糕的。

第二个是结构调整的问题。主要指的是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资金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市场上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有一个机构或者组织来对交易双方的信息进行验证,这个功能就由中介机构来完成(比如审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中介(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必然要发展壮大,同时非金融部门(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也要得到满足,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改革往往是先融资渠道后融资方式,先间接融资后直接融资。

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先直接融资后间接融资。这显然是一个倒过来的顺序,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金融问题。所以中国的金融改革其实是双重任务,一方面是市场机制的构建(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另一方面是结构调整(金融部门/非金融部)。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蔡景秋蔡景秋优质答主

汇率制度改革应渐进,金融改革应审慎

金融改革需要各个制度、各个要素、各种因素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渐进改革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后仍应坚持。汇率制度改革要循序渐进,要经过多步渐进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在条件尚不成熟时应特别审慎,要通过试点后再推向全国,切忌操之过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应通过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鼓励直接融资,来改善中国的投资——融资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解决经济发展转型中的大量现实问题。

中国需要借鉴美国等大国的经验教训,加强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联系,加强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相联系,以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各类风险。在金融改革的实践进程中,要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防止金融改革中的寻租现象,防范金融腐败。要加强对金融家的道德约束,鼓励金融机构将社会责任的实现内化于机构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战略规划的制定中,倡导金融企业在发展业务、获取利润的同时,履行相应的道德和伦理责任,避免只讲利益、不讲责任。

此外,中国应加强对西方主流金融思想和观点的反思,加强金融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学术积累,通过总结30多年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有独创性意义的理论,并将此作为中国对世界经济学发展所作的一种贡献,这也将为中国金融改革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借鉴,并推动世界金融的发展与完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