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储罐有多大?
2015年7月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内填海建成的东海油田三期工程全面投产,这个油田的设计总库容大约3.6亿立方米,最大水深约-30米,是中国目前投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 据新闻报道,该油气田每年可增产原油400万吨,天然气20亿立方米。 这项工程利用潮汐原理建设,通过搭建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形式在海域内建造了4个油罐场,每个油罐场的底部均有一道闸门与海底的隧道相连。 在非作业期间,油罐内的石油可以通过这条海底隧道输送回陆地,而隧道的另一头则是早已修建好的码头和铁路专用线,石油可以直接通过码头和铁路外运。 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石油储运的问题,而且节省了土地资源。 根据规划,这一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为新区的发展提供动力。 除了东海三期之外,此前已经投运的东海油气田一期、二期工程同样规模宏大,特别是作为国家首个深水气田开发建设工程——东海油田二期工程,采用了“大位移钻井”等先进技术,突破了浅水基岩钻探、深水高压气体采集及处理等多项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国内乃至世界沿海水深开采纪录。
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海洋工程、钻完井、物探等专业技术,对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技术进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未来进一步开发更为广阔深远海的油气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除了海洋油气资源之外,我国陆地上的油气和新能源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8》称,到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到19.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比重达2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发电量达到1.9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36亿元,同比降低0.1%。其中风电新增装机容量896万千瓦,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492万千瓦。
在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和光伏发电由于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其存在并网困难、弃风率、弃光率问题一直制约着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此,国家鼓励风电光伏行业多元化发展,如推进风电光伏扶贫,建设一批平价上网的风电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并实现并网消纳,以及探索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