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会退出中国么?

宗希琨宗希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斯巴鲁可能会退出中国市场 2017年4月,斯巴鲁宣布将终止在北京生产的BRZ和XV两款车型的国产计划。当时外界普遍认为,由于进口宝马突然加单全新3系长轴版产能,导致斯巴鲁的产能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才不得不放弃两款车国产的计划。 但这次事件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矛盾。

有媒体爆出,早在2016年年底,斯巴鲁就已经通知旗下经销商提前清国五库存车,而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的直接原因,正是受到环保排放政策的影响——根据媒体报道,在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主要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中,北京已经位列重点排查城市之首。作为进口纯电车,未来可能面临无法上京牌的STI和EVO可能成为最先被“淘汰”的车型,而搭载全新调校的2.0DGTA发动机的国五排放标准BRZ最后停产消息的传出,或许也正说明厂商早已察觉到了未来市场的不利风向。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斯巴鲁及时止损、全力清国五库存车的话,是不是代表其在华战略从长远来看出现了失误?

2,斯巴鲁在华陷入两难 其实不仅仅是斯巴鲁,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都在努力适应越来越严厉的环境法规。只是对于斯巴鲁来说,情况可能要更为严峻一些。

一方面,其主力销量车型WRX和STI均属于性能车范畴,即便国产化也没有办法摆脱限行的限制;另一方面,随着国六排放政策的步步逼近,留给这些进口性能车国产化的窗口期其实已经不多了(最早也得等到2023年以后)。如果届时依然没法解决排放和国牌的上牌难题,那么除了全部转为进口版本外,最无奈的方式可能就是像雷克萨斯那样,通过加价等行为将指导价提高到一个足以让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的水平,以此来降低实际销量。但这样做对于品牌的塑造以及口碑的传播都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综合看来,斯巴鲁目前确实处在相当被动的局面。虽然之前已经公布了在华发展的策略,但面对不断加码的排放政策和不明朗的未来,之前的规划很可能将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至于最终是坚持现有路线还是选择退步妥协,我们只能耐心等待时间的验证了。

尉迟韵琳尉迟韵琳优质答主

近日斯巴鲁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显示,今年前11个月在国内累计销量仅为1.95万辆,与去年同期的2.58万辆相比大跌24.3%。与此同时,斯巴鲁在华经销商网络继续大幅“缩水”,目前,斯巴鲁在中国现有130余家授权经销商,而在2012年时还有260余家,5年时间减少了50%。

除了销量断崖式下跌、经销商加速撤离外,斯巴鲁此前已连续亏损多年。目前,斯巴鲁已处在危机四伏的边缘境地。种种迹象表明,斯巴鲁或将退出中国,对此,斯巴鲁方面尚未正式回应。

其实不仅是斯巴鲁,马自达、铃木汽车、三菱汽车在华的销量正在逐年萎缩,而这些日系品牌的下滑与大众、本田、丰田等日系品牌在我国的逆市增长形成巨大反差。

日系品牌马自达、铃木汽车、三菱汽车、斯巴鲁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不景气已经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近两年来下滑的速度以及市场份额和保有量的下降速度已经足以让他们的总部开始重新考量该不该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投资。最近几年,斯巴鲁汽车在中国发展进入“困难期”,不仅从产品引进速度、新产品投放速度上大不如前,而且在品牌传播、消费者服务、经销商盈利等多方面都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