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能在中国上市吗?
目前,没有外资股比限制的企业,可以通过红筹方式回国融资,但上市的地点受国家监管政策的影响较大 比如,2006年前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FDI)是受到鼓励的,那时候外资股比并没有限制,且当时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也没有将金融业列为禁止或限制行业,所以当时的FDI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境内资产(除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等需要特别许可的行业以外)。因此很多做TMT的公司都是采用的红筹结构,比如新浪、搜狐、网易、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携程、如家等等。
但是之后FDI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2006年的对外贸易法开始,一直到之后的证券法,对于FDI的资金来源、比例以及流向都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同时,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行业一直被列为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虽然实际上一直存在中外合资的情况,但是通过红筹融资的方式已经不可复制。
当然,目前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让外企实现上市,只不过操作空间越来越小,条件越来越苛刻,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比如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新公司——外资新公司+内资标的公司的重组平台,或者有些外资企业自身通过分拆模式进行上市——把业务优质部分先切出来,变成内资主体,再整体打包上市。
以上方案都需要涉及税收、土地、环保等诸多问题,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但是不管怎么操作,外资企业想在国内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未来不排除外国企业以VIE架构回国上市的可能性,只不过目前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相关细则还未出台,所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