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次股灾原因?

巫颖娴巫颖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第一次大股灾(1987年),其主要原因:宏观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失误 2.第二次大股灾(2001年),其原因:互联网泡沫+货币政策紧缩过度 3.近期的这次股灾(2015),其原因:流动性危机+去产能 (2008年后四万亿投资拉动的资产泡沫,及随后建立的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局面,在2014年底开始逐步破灭,地方财政危机、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在去产能和库存的同时,央行被迫扩张货币供给,然而市场流动性并没有充分释放。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股票牛市,其实是一场融资市的幻觉,投资者大量买入ETF,实质上是将此前被压抑的需求集中爆发。这种供需关系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于是有了后来不断的冲高,以及最后的急转直下。)

每次大跌之前,都有种种的迹象。 1987年之前的几年里,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居民储蓄快速下降。为了紧缩银根,央行连续四次提息,年利率由10.98%上升到13.96%,同时银行加大贷款发放的节奏,导致流动性紧张。而在这前后半年时间里,上市公司因为通货膨胀压力减少盈利,现金分红,同时随着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提升,整个市场的交投热情不断下降。

1987年的大股灾如期而至,沪深两市单日最大跌幅接近10%,一个月后,道琼斯指数暴跌22.6%,全球股市沦陷。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股灾虽然成因各异,但结果却如出一辙,都是在极度乐观与恐慌中,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有人发财,就有人破产;有人生完孩子,就有人打掉孩子的恶梦循环。

冀旻松冀旻松优质答主

1993年9月25日:“327国债”事件爆发,上交所紧急决定暂停交易国债及其相关股票。上证指数一度暴跌23%,恐慌情绪弥漫全国,人们纷纷从证券市场抽逃资金投入房地产和收藏品市场。

2000年5月-9月:互联网泡沫破裂。科技股出现井喷式下跌。随后暴跌,4个月下跌733点,跌幅59%。

2004年12月-2005年5月: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实施,投资者意识到流通股市盈率严重偏高,大盘加速下跌。上证指数从1649点开始,一直跌到2005年5月9日的998点才停止,跌幅达到惊人的39%。

2007年10月-2008年元月:5·30政策性印花税上调,指数跌幅超过50%。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