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富豪有飞机?
我认识的人里有三个有私人飞机的,都是企业主,做房地产的,一个浙江人,两个福建人,都是身家十几亿往上走的。 第一个买的是佩刀F50,价格大概一千多万人民币,是几个里最便宜的。
第二个买的佩刀600,两千多万。第三个买的是豪客800,也是两千多万。这几个都是买的新机,不是二手交易。 然后我前老板也有私人飞机,是二手交易购买的塞斯纳208B,两千万元人民币。
我还知道几个企业主想买私人飞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买的,预算都在三千万元上下。 我说的都是不含税的价格,含增值税和税费的话,都要比这个高不少。因为购买私人飞机可以抵扣进项税。
以上说的是中国富人的购买力水平,当然,跟美国比还是差很多,但是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和欧洲。 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钱人喜欢买游艇,却少有买私人飞机的,我认识的有钱人大都选择租直升机,或者租车公司租几辆奔驰轿车作为商务用车。
这也许是受到电影《壮志凌云》的影响,男主角开着直升机去追逐女主角的游艇(偷走)。 你要判断一个城市有没有富人,就看该市机场塔台附近停着的直升机多不多,如果不多,那只能说明那个城市穷得就剩空军了。 (一)先谈军用飞机 军用品是不在市场上流通的,所以不可能用军用飞机来衡量富裕程度。 但是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军用装备的招标信息里显示的预算金额,这些投标报价都是含税价。我们就以此作为判断依据。 以空军为例,一架战斗机几千万元,轰炸机等几亿元,而防空导弹系统,一个就10多个亿。
(二)再谈商用飞机 商用的我们可以从三大航的年报里找到数据,比如去年南航的运输总周转量370.1亿吨公里,东航343.5亿吨公里,国航326.9亿吨公里。
按照国际通行的算法,每运输1亿吨公里的旅客或货物,需要投入1.67亿元的资本金(我国目前还是实行贷款修路的政策,所以这一数值要打一个折扣)。这样算下来,三大航加起来一年的资本开支就要510多亿元。
虽然这三家占了国内民航市场近八成份额,但剩下的市场份额已经被数百家中小航空企业瓜分。这些中小航空公司普遍规模不大,资金实力弱,经营效率低,但发展速度很快,以超常的增长速度抢占着市场份额。 这些中小航空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飞机新,损耗小,运营成本偏低,盈利能力强。
国内目前运营的客机大部分是从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生产线下来的新产品,型号先进,技术成熟,维护方便,这些飞机除了交付时的出厂价含有增值税外,后续的保养和维护费用都不高。 而国外的一些老旧机型,比如麦道82,727等,虽然性能不差,但却属于“老爷战机”,经常出故障,日常维护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这种飞机虽然也能飞,但是油耗和高昂的部件维修费会让它的竞争力迅速下降,最终只能退出市场。 我们国家虽然在高铁方面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但在民用航空领域,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现在我们能生产的客机最大只有A320这个级别,而国际先进的飞机制造商早已经生产大型宽体客机了。
为了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我们国家花了很高的成本和代价,但是进展一直不是很顺利。 现在我们乘坐的三大航的客机,引擎是外国货,飞机上的电子器件是外国产品,甚至连塑料外壳都是进口,可以说,我们只是在飞机上组装了零件而已。
一旦有了自己的大飞机,那些进口的零配件就会换成国产的,我们的航空工业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突破。 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