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会怎么改革?
我举一个例子,可能不是那么恰当,但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京东和亚马逊都是电商巨头。京东是自营为主,平台为辅;亚马逊是以平台起家,自营物流。在零售行业,一般把自建物流的称自营型,把平台型的叫平台型(淘宝属于后一种)。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前者重资产,后者轻资产。
从融资来看,2013年之前京东一直在亏损,自从开始全面自营之后才有了利润,现在自营的比例越大,盈利越多;而亚马逊一直都很赚钱。 今年初,亚马逊以3.9亿美元全资收购了全食超市(Whole Foods),而这个价格仅仅是当年京东收购全食时的三分之一左右。
很多人可能会不解,为什么亚马逊会花这么大的价钱去买一家实体店?!其实这正反映了自营物流的重要性。目前亚马逊已经拥有65个运营中的配送中心,并且正在加大仓储建设的投资。而未来几年,亚马逊的仓储规模预计将达到现在的4倍多。
有人说,京东也建了大量的库房啊,而且自营物流可以控制供应链,缩短交货时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确,这些对用户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从企业成本和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却不是那么乐观,因为重资产往往意味着高投入、低产出,前期可能盈利不多甚至亏损,需要持续巨额资金的投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京东不采取亚马逊的模式,利用第三方卖家来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呢?事实上,亚马逊之所以能够保持盈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于第三方的收入,也就是说,第三方卖家支付的佣金以及购买其服务的费用使得亚马逊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从而减少了亚马逊自身销售产品带来的压力——你看,亚马逊虽然也有自营业务,但是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自第三方卖家的。所以,如果京东要彻底转变自营模式,转而大力发展第三方商家,虽然短期来看可以实现销售额和利润的双增长,但是长期呢?能否真的像亚马逊一样实现“无界零售”,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