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省份产大豆?
据我了解,我国大豆主要产自四大地区 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长江流域(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云南省) 华北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 长江以南地区(上海市、湖北省)等等 具体各省市大豆产量排行榜如下 辽宁省大豆产量最高,达到1340.9万吨,占全国大豆总产量12%;黑龙江排名第二位,大豆产量为880.6万吨,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8%;内蒙古第三,大豆产量为592.97万吨,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5%。
以上三大产区大豆产量合计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25%。 而华南地区的广东省却只生产了199.96万吨的大豆,只有上述三大主产区的一半左右,排在第四位。
四川的豆类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但大豆的单产和产量都不高,所以大豆总产量也只有257.72万吨,位列第五。 而除了上面提到的5省市外,其他省市的大豆产量都比较低了, 产量最高的是河南省,也只有167.37万吨,仅仅相当于辽宁省大豆产量的一半而已。
而南方各省中,大豆产量最高的却是江苏省,也有122.45万吨。这个产量已经接近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豆产量了。
陕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江苏等省的大豆种植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0%左右,习惯上称之为"南方大豆”。南方土壤普遍缺钼,不利于大豆的生长。但南方一些地区如四川巫山、陕南、鄂南等,栽培条件较好,雨水、温度适宜,产量也很高。
根据豆粒形态,中国大豆大致分为五大类型:南、北方的黑色、褐色的有光泽的大豆,称为黑青豆,如湖北的沔阳黑豆、吉林的延边黑豆等;山东烟台及其以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栽培的大豆,豆粒以青、黄、褐色为主,顶有黑褐色暗纹的,称为粒用大豆,如福建泰和本地豆、江苏绿皮豆等;北方黄淮海地区、黄土高原、东北南部栽培的黄色或有深色条纹的适宜于磨豆腐、做腐竹等食品加工的大豆,称为黄豆,如山东烟台豆、河北任县豆、山西稷山豆、陕西米脂豆等;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西北西部干旱地区栽培的富含异黄酮物质、适合于酱用的大豆,豆粒多无光泽,称为酱用大豆,如黑龙江虎林本地豆、辽宁昌图豆等。
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北部等省(区)和河北、河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种植的大豆,生长期长,百粒重一般在18-22g以上,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产量多在3500斤/hm2左右,产量高、粒大,称为高油蛋白大豆,如黑龙江海伦长粒豆、辽宁大粒青等;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中南部、甘肃、新疆南部、江苏、安徽等地区种植的大豆,百粒重要比北方春大豆低,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产量在4500斤/hm2左右,称为普通大豆,如山东鲁豆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