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项减少中国净支出?
外汇管制放开,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 土地私有化并放开对房地产的种种限制(包括限购限贷); 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企彻底改制,实现政企分开,收入公开(包括改组的银行和即将组建的中移动); 如果这些都不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话,应该会极大减轻中国的财政压力,使政府有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同时减少贫富差距——因为目前中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工商税,而其中大部分是企业所得,这部分收入随着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放开,很大一部分会流向个人,从而增加居民收入,降低贫富差距。 但这些事情都是慢慢来的,急功近利可能会事与愿违。
比如放开外汇管制会导致跨境资本流出增多,加剧通货膨胀,央行需要进一步收紧银根来应对; 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改革也会造成短期通胀上升,由于这些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其价格上涨不会形成政府的额外收入(虽然从长期看土地价格肯定会上涨),而且由于房地产行业占GDP的比重很大,直接刺激这个行业的增长很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等问题; 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则有可能影响就业,虽然长远来看能够提升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短期内需要政府拿出更多的钱来补贴失业者。
除了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有相应的微观基础作保障,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真要改变现状,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了:
1、改善供给:深化体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打造诚信体系(这点尤其重要!),让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决定作用;
2、控制需求:加强宏观调控,调节需求结构,减少无谓消耗(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过度消费),把钱用到刀刃上。 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体制,不管怎么改革都会涉及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会有人反对,但如果不触动根本,只是修修补补,恐怕只会越改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