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中国有什么?
老美对中国其实已经没什么太好的手段了,军事震慑不敢用(近),经济制裁不敢明着来(怕引起民怨),政治孤立也不敢太明着来(怕引起中共警觉,反而加速改革进程),只能挑一些软柿子捏一下,以显示自己作为“世界一霸”的威风。 比如华为,之前没怎么听说过吧,也不知道有多强大,但既然敢跟老美叫板,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老美现在对华为的打击其实就是一种“杀鸡儆猴”的意思——你华为不是牛吗,不是以为自己是国企就没人能奈何得了你了吗,老子现在就好好教训一下你!给其它有想法的中国企业一个警告。
再一个是中兴,也是一样的道理。至于中移动、中联通……算了,直接说中国电信吧,扣五个贝塔,算是打掉了四分之一的美容收入(BTA是谷歌、苹果、微软和脸书的广告收入,每年120亿美金上下),这算是个重大打击了。
还有之前封杀抖音海外版TikTok,这也是一样的道理,所谓“杀鸡儆猴”,只不过这猴子有点傻。最后结果居然成了中国人自己做墙,这是老美没有想到的,只能说这猴子确实傻了点。
最后说说新疆棉花的事。很多人都说这帮美国人搞得跟义和团一样幼稚可笑。但是你想想,如果这次不出台强硬措施,以后美国产业还怎么在其他国家混?以后台湾岛上的半导体产业、韩国的液晶面板、日本的电子元器件还会不会有人去管? 难道要让美国以后沦为一个纯消费型的国家? 这种损招虽然不光彩,虽然下作,虽然看起来像流氓……但的确很有用,至少短期内很管用。
从目前来看,美国的制裁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方式和内容:
一是以国内法为由进行长臂管辖。美国动辄以其国内法为由,对他国实体与个人实施单边制裁。以伊朗和俄罗斯为例,美国已以维护所谓“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名义,对与伊俄开展能源、港口、铁路、船舶运输、商品贸易和其他相关业务的非美国企业和个人实施了60多项制裁。
二是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技术封锁。美国认为,先进技术被中国获取有损于美国家安全。因此,美国政府频频利用出口管制制度限制对华出口。例如,仅在2017年,美国国防、能源和商业等部门就先后将6家中国实体纳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中兴、中科曙光等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这些实体将被禁止采购美国敏感技术和物项,进而导致其重要设备和产品断供或升级受限,影响甚至中断其相关业务。
三是以“反恐”和“反洗钱”为由实施金融制裁。美国借口反恐、反洗钱等,把其他国家(地区)的金融机构列入制裁名单,迫使其改变“不合作”的行为,比如限制业务,开除雇员,缴纳巨额罚款等。2014年,美国以俄罗斯汇丰银行为受制裁国家叙利亚转移资金提供便利为借口,并称该行存在“反洗钱”漏洞,威胁对其实施制裁,逼迫其出售了73%的股份。
四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推进贸易调查。长期以来,“301条款”成为美国贸易法律体系的核心制度。该条款赋予总统广泛权力,调查和处理其他国家(地区)违背贸易承诺或有其他“不公平”贸易行为,包括暂停或修改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2017年8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其贸易团队审查其他国家涉嫌违反知识产权和科技转让的行为,对“301条款”重启调查。
五是以经济胁迫为由实施贸易战。美国经济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令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使美国具有天然的经济打击优势。特朗普上台后,频繁以加征“边境税”、开展贸易调查、征收高额关税等为威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推行以“美国制造”和“美国优先”为导向的贸易政策。例如,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中国1300余种商品征收25%的关税,以平衡对华贸易逆差,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六是以胁迫第三国(地区)参与为由推行“联盟”制裁。在一些重大外交和经贸问题上,美国政府不仅对目标国实施单边制裁,而且胁迫其盟友和其他贸易伙伴一道发起“联盟”制裁,以形成制裁“合力”,增强制裁效果。比如,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人权问题”为借口对朝鲜进行单边制裁的同时,还通过联合国安理会、G20等渠道推行或推进多边制裁,对朝鲜实施经济和政治全方位封锁。